在朝堂上與保守勢力一番激烈交鋒後,李軒雖暫時穩住了新政推行的局麵,但王崇等人的反對聲仍如陰雲般籠罩在他心頭。為了更真切地了解新政在民間的實施情況,以及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李軒決定微服私訪。
夜幕降臨,皇宮漸漸安靜下來。李軒身著便服,帶著張博和幾個身手矯健的侍衛,悄然從皇宮側門走出。他們穿過寂靜的街道,很快融入了長安熱鬨的夜市之中。
夜市上燈火輝煌,人來人往,叫賣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李軒看著眼前熱鬨的景象,心中卻有些沉重。他知道,這繁華的背後,或許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
他們首先來到一個賣小吃的攤位前。攤主是一位憨厚的大叔,正熱情地招呼著顧客。李軒等人坐下,點了幾樣小吃。在品嘗小吃的過程中,李軒與攤主聊了起來。
“大叔,這生意可好?”李軒笑著問道。
攤主歎了口氣,說道:“唉,生意馬馬虎虎吧。這幾年朝廷推行新政,雖說有些好處,可也有些麻煩。就說這商稅,以前關卡多,稅也重,現在雖說關卡少了,稅也降了,可生意也沒見好到哪兒去。”
李軒心中一緊,忙問道:“這是為何?”
攤主撓了撓頭,說:“您想啊,以前商稅重,貨物價格自然就高,可大家都這麼高,也沒什麼競爭。現在稅降了,大家都想著多賣點貨,價格就壓得很低,利潤反而薄了。”
李軒聽後,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新政在商業方麵的推行,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離開小吃攤後,他們又來到了一個賣農具的店鋪。店鋪裡擺滿了各種新農具,這些新農具正是新政推行後推廣的。李軒拿起一件新農具,仔細端詳著。
“老板,這新農具賣得可好?”張博問道。
老板苦笑著說:“好什麼呀,這些新農具價格貴,雖說用起來省力,可老百姓手頭緊,買不起啊。而且,有些農民習慣了老農具,對這些新玩意兒不太會用,也不太願意買。”
李軒聽了,心中暗暗自責。他隻想著推廣先進的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卻忽略了百姓的實際購買能力和使用習慣。看來,在推廣新農具方麵,還需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同時想辦法降低成本。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條小巷子。小巷子裡光線昏暗,環境臟亂,不時傳來陣陣惡臭。李軒皺了皺眉頭,正要轉身離開,卻聽到一陣痛苦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