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首相辦公室
李光正坐在寬敞的辦公桌前,仔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公文。這時,楊德邦神色匆匆地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加急密報。
楊德邦恭敬地將密報遞到李光麵前,說道:“首相大人,剛剛收到的情報,印度帝國的威廉一世駕崩,他的兒子威廉二世即位了。”
李光放下手中的公文,接過密報,迅速瀏覽了一遍,隨後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
“這印度帝國換了新皇帝,可是個不小的變數。”李光低聲自語道。
這時,一旁等候的外交部長開口說道:“首相大人,這威廉二世據說是個小心謹慎之人,和之前傳聞中德國那個狂妄自大的威廉二世截然不同。”
李光微微點頭,說道:“小心謹慎之人,行事往往會深思熟慮,這對我們來說,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戰爭部長向前一步,急切地說:“首相,印度帝國一直是大英帝國遏製我們的棋子,如今換了新帝,我們是不是該趁機在邊境上有所動作,給他們一些壓力?”
李光擺了擺手,說道:“不可貿然行動。威廉二世剛即位,必定對邊境防禦格外重視,此時我們若輕舉妄動,很可能會引發大規模衝突,正中大英帝國的下懷。”
財政部長也附和道:“是啊,如今國內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大規模戰爭對財政的消耗巨大,我們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
外交部長接著說:“那依首相大人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光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先派使者前往印度帝國,一來是吊唁威廉一世,二來也是試探一下這新皇帝的態度。同時,加強在邊境的情報收集工作,密切關注他們的軍事部署和政策動向。”
戰爭大臣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說道:“首相大人所言極是,那我們先按兵不動,做好情報工作。”
李光又看向財政部長,說道:“在經濟方麵,我們可以加大對與印度帝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的扶持力度,通過經濟手段,慢慢滲透,了解他們國內的經濟狀況,為日後的決策做準備。”
“在經濟方麵,我們可以加大對與印度帝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的扶持力度,通過經濟手段,慢慢滲透,了解他們國內的經濟狀況,為日後的決策做準備。另外,你安排商人與印度當地經貿往來時,記得和軍情局那邊對接。讓軍情局的特工偽裝成隨行人員或者商業顧問,跟著商隊一同進入印度。他們不僅要留意印度官場與商界的利益糾葛,更要深入了解印度軍隊的物資采購依賴哪些渠道,從這些經濟細節裡挖掘出有價值的軍事信息。”
財政大臣點頭表示明白,說道:“首相大人放心,我這就去安排。”
李光繼續補充道:“還有,讓軍情局在印度的情報網重點關注新皇帝威廉二世的親信圈子,搞清楚他在經濟決策上最倚重誰,這些人有哪些利益訴求,我們好針對性地製定策略。另外,在印度的民間組織和反對勢力中,軍情局也要巧妙布局,適時培植一些對我們有利的力量,尤其是國大黨,以備不時之需。”
財政大臣點頭表示明白:“首相大人放心,我這就去安排。”
李光最後總結道:“印度帝國的局勢變化,我們必須謹慎應對。既不能錯失良機,也不能盲目衝動。大家各司其職,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眾人齊聲應道:“遵首相令!”隨後,大臣們紛紛離開,首相府內又恢複了忙碌的景象,而對於印度帝國新帝即位一事的應對策略,也在悄然展開。
聯合帝國,貢榜行省,大光首府。
省長辦公室裡,氣氛凝重。省長李明宇坐在主位,目光掃視著在座的官員們,緩緩開口道:“諸位,想必都已經聽說了,印度帝國的新皇帝威廉二世即位了。這事兒看似和咱們貢榜行省沒直接關聯,可大家彆忘了,印度帝國是英國的附屬國,英國一直對咱們聯合帝國虎視眈眈,這新皇帝一上位,指不定會有什麼新動作,咱們得提前商量出應對之策。”
財政司司長趙宏宇推了推眼鏡,率先發言:“省長大人,依我看,咱們得先摸清楚這威廉二世的執政風格和對亞洲的政策傾向。他剛登基,肯定急於做出點成績,咱們貢榜行省挨著印度,很可能成為他立威的目標。我建議立刻派人去印度搜集情報,了解他的一舉一動。”
軍事統領王虎用力一拍桌子,大聲道:“怕他作甚!咱們聯合帝國兵強馬壯,還怕他一個小小的印度帝國?要是他們敢來進犯,我率領駐軍,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明宇擺了擺手,說道:“王統領,不可輕敵。雖然咱們有實力,但戰爭畢竟勞民傷財,能不打還是儘量不打。咱們得先從外交和經濟方麵入手,看看能不能化解潛在的危機。”
外交專員林悅清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省長大人,我覺得可以先和印度帝國進行外交溝通,表達咱們的友好態度,同時也表明咱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決心。另外,咱們還可以加強與俄國的外交合作,形成一個穩定的外交環境,讓印度帝國不敢輕易對咱們動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從李光訪問俄國後,聯合帝國和俄國的關係似乎緩和了許多,畢竟遠東那裡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而且聯合帝國國力強盛,俄國人也打不過,不過他們在等待時機,等聯合帝國內亂。
這時,軍情局司長陳峰站起身來,神色有些緩和道:“省長大人,我們獲得了這個新皇帝的性格和作風,他為人十分謹慎,沒有一絲驕傲自大,這和德國的那個威廉二世有很大不同,不過這個新皇帝還是加強了孟加拉的軍事防禦,不僅增兵加爾各答,還讓當地的造船廠提高生產效率。”
李明宇點了點頭,說道:“陳司長,密切關注印度帝國的軍事動態,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我彙報。王統領,從今天起,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巡邏和防禦工事建設,提高警惕,但沒有我的命令,不許輕舉妄動。”
王虎站起身,敬了個禮,大聲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李明宇又看向趙宏宇:“趙司長,帝都方麵要求我們加大對與印度帝國有貿易往來的商人的力度,通過經濟手段慢慢滲透,這件事交由你去辦。”
趙宏宇點頭應道:“明白,我這就去安排。”
李明宇接著說:“林專員,外交方麵就靠你了。儘快擬定一份外交溝通方案,爭取在和平的框架內解決問題。大家還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
會議室裡,官員們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個個應對策略在思維的碰撞中逐漸成型,而李明宇則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即將到來的風雨,不要給貢榜行省,給聯合帝國帶來太大的衝擊。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