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各懷鬼胎的大使三)
威廉二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高聲宣布:“宴會開始,請各位儘情享用美食,咱們邊吃邊聊。”
眾人紛紛移步餐桌,精美的銀質餐具在燭光下閃爍,一道道印度特色菜肴擺滿了長桌。英國特使端起酒杯,走到威廉二世身旁,臉上堆滿了笑容:“陛下,您看英國與印度多年的情誼,這合作的事兒,您可得多考慮考慮我們。”
威廉二世微笑著抿了口酒:“英國與印度的關係自然深厚,不過這麼多國家伸出橄欖枝,我也得慎重權衡,為印度謀最大的福祉。”
這時,美國特使湊了過來,手裡拿著一塊印度薄餅,饒有興致地說:“陛下,您嘗嘗這餅,真是美味。我看印度的美食文化就值得好好挖掘,要是和美國合作,我們能把印度美食推廣到全球,讓全世界都愛上印度風味。”
法國特使在一旁輕笑:“美國特使,您這關注點倒是獨特。不過說到文化推廣,法國才是行家。我們能幫印度打造文化名片,讓印度的藝術、文學走向世界。”
奧匈帝國特使咽下一口咖喱羊肉,拍了拍肚子:“還是先吃飽才有力氣談合作。陛下,我們提供的軍工技術,可是實打實的硬貨,能讓印度在軍事上更有底氣。”
奧斯曼帝國特使點頭讚同:“軍事強大確實重要,可貿易也不能落下。有了我們的貿易路線,印度的香料、絲綢就能更快地運往歐洲,賺得盆滿缽滿。”
意大利特使優雅地切著一塊烤肉,說道:“各位都在談實用的合作,可文化軟實力也不容忽視。想想看,印度有了時尚之都的名號,國際地位肯定大大提升。”
聯合帝國的李大人端起一杯茶,淺酌一口:“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我國與印度接壤,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刻不容緩,交通便利了,其他合作才能更好開展。”
德國特使克萊斯特也加入討論:“沒錯,德國的化工技術能助力印度發展工業,提升經濟實力,這可是長遠發展的根基。”
各國特使你一言我一語,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沒忘了為自己國家的合作提議爭取機會。威廉二世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不動聲色地傾聽,心中的算盤撥得飛快,思考著如何在這場合作盛宴中,為印度帝國謀取最大利益。
他放下手中的餐具,清了清嗓子說道:“各位的提議都很有價值,印度帝國有諸多領域需要發展,這讓我很難抉擇。”他目光掃過眾人,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英國特使連忙說道:“陛下,英國與印度的合作曆史悠久,我們對印度的國情最為了解。無論是從工業發展、貿易往來還是社會治理,我們都能提供最貼合印度實際的支持。”
美國特使放下手中的刀叉,用餐巾擦了擦嘴,反駁道:“英國特使,時代在變,印度需要的是更具前瞻性的發展模式。美國的科技和金融體係,能幫助印度實現跨越式發展,快速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奧匈帝國特使冷笑一聲:“說得輕巧,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發展再快也隻是空中樓閣。我們提供的軍工技術,能讓印度在地區事務中有足夠的話語權。”
奧斯曼帝國特使點頭稱是:“軍事固然重要,但貿易同樣關鍵。印度豐富的物產,需要更廣闊的市場和更便捷的貿易通道,這正是我們奧斯曼帝國能提供的。”
法國特使優雅地晃著手中的紅酒杯,緩緩說道:“各位都聚焦在物質層麵,可文化才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法國與印度在文化上的交流合作,能讓印度在精神層麵得到升華,提升國際影響力。”
意大利特使接話道:“沒錯,文化軟實力不可忽視。我們助力印度打造時尚產業,不僅能創造經濟價值,還能讓印度成為世界時尚的新焦點。”
聯合帝國的李大人微笑著說:“各位所言都有道理。但依我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先把基礎設施建設好,才能為其他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撐。”
德國特使克萊斯特補充道:“李大人說得在理。德國的化工技術與印度的資源相結合,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體係,促進經濟全麵發展。”
威廉二世靜靜地聽著,心中明白,這些國家的合作提議背後,都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他思索片刻後說道:“感謝各位的誠意,印度帝國會綜合考量。我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與各國特使深入探討合作細節,共同尋找最適合印度的發展道路。”眾人紛紛點頭,宴會的氣氛依舊熱烈,可暗流在平靜的表麵下愈發洶湧,未來印度帝國的發展方向,依舊充滿變數。
宴會逐漸進入高潮,歌舞表演開始,身著豔麗服飾的舞者在大廳中央翩翩起舞,可各國特使們心思顯然不在這曼妙舞姿上。
意大利特使湊近威廉二世,低聲說:“陛下,您想想,一旦印度成為時尚之都,世界各地的名流都會彙聚於此,那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國際聲譽不可估量,意大利願全力協助您達成這一目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威廉二世微微頷首,還未作答,奧匈帝國特使大步走來,一臉嚴肅:“陛下,時尚雖好,但國防才是立國之本。印度周邊局勢複雜,有了我們提供的先進武器和軍事訓練,您才能高枕無憂。”
美國特使不甘示弱,擠到兩人中間:“兩位,現在可不是靠武力稱霸的時代了,科技和經濟才是王道。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能讓印度的經濟騰飛,到時候想加強國防,還不是輕而易舉?”
英國特使冷哼一聲,從一旁走過來:“說得倒好聽,美國離印度十萬八千裡,真有緊急情況,能幫上什麼忙?還是英國與印度近在咫尺,隨時能提供支援。”
聯合帝國的李大人端著一杯茶,不緊不慢地說:“各位爭論不休,不如先聽聽印度民眾的需求。基礎設施建設好了,民眾生活便利,經濟自然繁榮,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德國特使克萊斯特也點頭讚同:“李大人所言極是。德國願意分享技術,幫助印度建立自己的工業體係,從根本上提升國力。”
法國特使輕抿一口香檳,悠悠開口:“工業、軍事、經濟固然重要,但文化教育也不能落下。法國的教育理念和藝術氛圍,能為印度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長遠發展注入活力。”
奧斯曼帝國特使這時也插話:“大家都在說各自的優勢,可彆忘了貿易的紐帶作用。我們能為印度打開通往三大洲的貿易大門,讓印度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占據重要位置。”
威廉二世聽著眾人的話,心中暗自思量:各方都有誘人的條件,也都藏著自己的算盤。他微笑著對眾人說:“各位的建議我都銘記於心,印度帝國的發展需要多方麵考量,我會慎重做出決策。”特使們紛紛表示期待與印度的合作,而這場外交盛宴,也在歌舞與爭論中持續發酵,每個人都在等待著威廉二世最後的抉擇。
喜歡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請大家收藏:()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