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這自行車我們已經是說好的。”
一聽有人要插手搶自行車,拎著自行車出門的兩個老爺們不乾了,弱弱地說了一句。
“放下,滾蛋。”
沒等林陽說話,趙輝衝上前就把自行車奪了過來,然後從口袋數了110塊錢扔給了其中的一個哥們:“沒彆的,我林哥要,你們都靠邊,不服的你動老子一個指頭試試。也不打聽打聽我趙輝是什麼人,老子還沒改行呢。”
“得得得,惹不起我們躲得起。”
兩人氣不打一處來,但礙於趙輝在忠縣的黑市小霸王的名號,也隻能嘟囔一聲轉身就走。
“你也太莽了。”
“好好說話是會死啊,搞得我理虧似的。”
聽著走遠的兩個人罵罵咧咧的,林陽抬頭瞪了一眼趙輝。
“林哥,我下次注意。”
趙輝咧著嘴,撓了撓頭,乖順的真像一個小弟:“那啥,這自行車從現在開始就是這小兄弟的了,價格你們看著給,我就是把錢盤算盤算湊一湊,準備帶著幾個靠譜的兄弟搞個鋪麵,找找關係能不能讓相關部門批準我們搞搞個體,想把石頭人黑市給搞正規些,我看這趨勢,以後個體戶可能是咱們國家的主力軍,不丟人。”
“我還以為咱們縣走在了前麵,要批準個體戶的經營牌照了。”
聽趙輝說完,林陽也是長鬆了一口氣。
79年國務院才轉批了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提出各地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在相關部門批準之後,讓一部分有正式戶口的零散人員從事一些服務業,修理和手工業行業。
不過全國第一張正式營業執照要到80年。
甚至不少地方,80年代被定性為“投機倒把分子”的無證商販子就有好幾千。
“林哥,你是不是知道啥消息?”
聽著林陽的喃喃自語,趙輝好奇地追問了一句。
“我知道個屁啊我。”
“和我兄弟談談價,這自行車多少錢,而且對外要說是送的。”
“這玩意在你們城裡常見,在我們公社可是稀罕貨,要是被眼紅的人盯上舉報了,公社定一個投機倒把個體買賣的罪,那可麻煩死了。”
林陽抽著煙,說道。
“林哥你放心,這事兒我有數,就說我無償轉讓給了我兄弟不就完了。”
趙輝說著,主動向陳大牛伸出手:“陳大牛同誌,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真羨慕你跟著林哥趕山混的比我可強多了,這自行車100塊你推走,咋樣?”
“成交!”
一聽100塊錢拿下一輛99新的自行車,陳大牛哪裡還有猶豫的心思,當即從內襯口袋掏錢,數了10張塞在了趙輝的手裡:“輝哥,咱們那就這麼說定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車。”
“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