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英練得腰酸背疼的,額頭上滿是汗水。
“娘,歇歇,足夠了。”
“陳大牛那事搞得,我還忘了說了,大廚我又請了一個,是正兒八經之前縣委大院食堂的大師傅,現在給縣長開小灶的人。”
“他和金叔加起來,再加上娘和老三。”
“找幾個咱們生產隊靠譜的婦女同誌,七八個人一個流水席就做下來了。”
七十年代忠縣的流水席,都是主人家定菜,買菜買肉。
做席的隻要帶著人,帶著裝備去就行,其他的不需要管。
“我看也行。”
對於做飯這事兒,金鐵壓根沒放在心上,更彆說是緊張做不好了。
在部隊的時候。
一個團出去拉練,這得多少人,炊事班的都能搞好夥食。
一場婚事這才幾桌。
“那成,明天我和你金叔,帶著小花先去蒲家村看看,問問具體的情況。”
“人家的喜事,彆因為咱們給鬨不開心了。”
張桂英也是第一次接這麼大的流水席,說不緊張是假的。
“行,娘你定就行,明天我送你們去。”
林陽說道。
下午沒事可做,林陽進了趟大青山。
這次是去看魚塘的,捎帶腳往裡走了走,沒想到運氣好,碰到了兩隻長耳兔。
一槍一個。
晚上爆炒了一隻,吃得滿嘴香。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
金鐵已經收拾好了東西,張桂英拿著小本本和筆,準備出門去蒲家村生產隊蒲文星的家裡,問問關於婚宴酒席的具體事宜。
既然答應了下來,那就好做好。
“請問,林陽同誌在家嗎?”
就在林陽拿著車鑰匙,準備帶張桂英三個人去蒲家村生產隊的時候,虛掩的院門被推開,一個短發的女同誌背著掛包站在門口,還戴著眼鏡。
“不好意思,我二哥要訂婚了。”
看這麼好看的一個女同誌站在門口,林小花的第一反應就是來談對象的,當即拒絕。
“老三,彆瞎說。”
林陽看著突然出現的吳佩佩,連忙介紹:“這位是忠縣日報的記者吳佩佩同誌,上次報道我萬元戶的那個新聞就是她寫的。”
“不好意思啊。”
林小花尷尬地吐了吐舌頭。
“沒事。”
吳佩佩很禮貌地站在門口,沒進院子:“你們這是要準備出門?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我還想采訪一下林陽同誌的。”
“沒事,你們忙,我們自己去就行。”
“你金叔也會開車。”
張桂英一聽是記者要采訪自己的兒子,當即撇下了林陽,帶著東西出門:“小陽,記得給人家記者同誌倒點水,汽水在櫃子裡。”
“阿姨,不麻煩的,你們忙你們的。”
等張桂英幾個人出了門,吳佩佩才進了院子,有些羨慕地說道:“我就是聽說咱們縣裡的萬元戶同誌買了車,我很想了解一下。”
“這個……意外。”
林陽連忙招呼吳佩佩坐在院子裡的方桌前,拿了汽水和點心:“不過吳記者,我可以給你講個故事,我覺得這要是能報道一下,也是對我們這些貧下中農的一種支持和幫助。”
“故事?”
一聽林陽要講故事,作為記者的吳佩佩敏銳地察覺到,這應該是真實的,隻是礙於各種原因不敢說對方的名字和身份。
她迅速地從包裡拿出了紙筆:“林陽同誌,你可以說說看,我記錄一下,如果真的有報道的價值,不違反規定,我可以發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