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怎麼能這麼對待客人呢?”
聽到林陽開了口,洪江山順勢地批評了一句,但是話語之中連一點點生氣的感覺都沒有。
苗誌強剛剛才把心提到嗓門眼。
等他察覺到洪江山的語氣之後,稍稍的鬆了口氣,暗道:“我還以為這小子瘋了,沒想到是洪書記在撐腰。這個蔡全還真是囂張,同樣是萬元戶,就算是乾得再好最多就三五萬的存款差不多了,和林陽應該不相上下。”
“小蔡,注意你的言辭,咱們是來學習的。”
高團長也聽出了洪江山話語之中的不滿,看似在敲打林陽,實際上在說蔡全沒禮貌。
他們這些國營廠子的廠長,在洪江山麵前都不敢說什麼。
蔡全一個個體戶,在南方確實吹捧得挺高的,再加上政策的支持,蔡全的性格本來就飛揚跋扈,現在更是不得了。
在來的路上。
蔡全甚至能和幾個國營廠子的廠長扳手腕。
但眼前可不是南方團的人,麵對的可是金川市的領導班子。
“高團長,我說的是事實。”
“學習沒問題,但也得有學的地方,我聽說林老板去年成了萬元戶,現在也搞水產養殖,還弄了一個公司,不知道規模有多大。”
“我蔡全雖然在南方的個體戶之中不算什麼,但我的水產每年的產量差不多要50萬斤左右,養兔子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萬隻,每年兔毛的收益就不少。”
“不瞞你說,去年一年我純利潤到自己的身上就有5萬塊錢。”
“要說存款,不說我公司的,我個人的存折上現在就趴著塊錢。”
“林老板,要說學習,你應該虛心向我學習,請我去你的河鮮市場指導指導才是。”
“養殖這一塊,你們不如我們!”
蔡全非但沒有聽高團長的話,反而站起身盯著對麵的林陽,一副挑釁的模樣。
“洪書記不好意思,蔡全同誌的性格就這樣,喜歡和同行交流,沒彆的意思。”
高團長看著洪江山和鄭源的臉色越來越差,當即解釋道。
“沒事,年輕同誌一起交流,一起競爭,才能促進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嘛。”
“蔡全是個有本事的同誌,我們林陽同誌也不差,隻是地域限製的原因,可能賺的錢沒有蔡全同誌那麼多,互相學習,取取經應該的。”
“就是年輕人說話,還是要稍稍注意一點,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嘛。”
洪江山點了根煙,身體向後一靠,看了一眼林陽。
“蔡全同誌,這麼說你們南方團這次的核心就是誰賺的錢多,誰就是有本事,誰就是貫徹了改開的政策精神?那這麼說我們市在洪書記的帶領下,是不如高團長帶領的南方團的這幾位領導對政策的解讀了?”
得到了洪江山的支持,林陽當即火力全開。
“小林同誌,話可不能這麼說。”
高團長一聽林陽直接扣了這麼大的一個帽子,連忙擺手:“洪書記和鄭市長對改開政策的理解,肯定比我們要透徹,我們這一趟來就是學習一下北方的個體經濟,絕對沒有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