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彙儲備幾可見底,國家經濟奄奄一息,當時國外有報道說,棒子們紛紛主動向國家捐獻黃金,這個確實有點誇張了。
但很多棒子們紛紛主動出資,購買價格搖搖欲墜的本國貨幣,這可是真的。
還是在彙率幾乎一天幾掉的情況下,不買飛漲的每刀,而是爭相買入棒幣,這在其他國家,真的是很難想象的狀況。
也正是因為這種經曆,和這種極強的民族情結,棒流文化,也就成為了真正的全民產業。
稅收、人才、政策、宣傳,各種資源,全麵傾斜。
一個小小的棒國,不過華國的一個省大。有多少綜合大學開設了表演係或者演藝相關專業?近三百個!
一條一眼能看到頭的大學路上,有多少演出劇場?近兩百個!還幾乎都是個人投資的!
這些林林總總,才是數年以後,棒流一舉爆發的真正底蘊。
不管是韓劇還是愛豆,隻要能走出國門,為國家帶來外彙的,幾乎都會得到極高的讚譽。
因為她們,在為國家創彙!
這跟華國那些賺了錢先想著去國外買豪宅的藝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南方當初甚至不無惡意的猜想過,帕尼那傻妞,後來被diss成那樣,死不放過,可能也跟她秀自己在每國的大hoe有關。
也正因為是國民產業,所以棒子們對藝人和愛豆的形象要求也特彆嚴格。
有道德汙點的,那一定是要被diss到底的,因為那會影響到整個棒流的口碑。
愛豆的舞台形象必須完美,甚至細到手指、眼神和微笑,因為她們,代表著棒流。
而愛豆也有覺悟,在國內紅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出國門去,為國家創造外彙,把土壤留給後輩。
所有的綜藝,核心其實大多也是在幫著吹捧和打豆的形象,他們很善於包裝出一個個鮮明討喜的形象來,各種“國民啥啥”“天賜的啥啥”“啥啥的寶庫”“神一樣啥啥”。
反觀國內那些不思進取、隻懂抄襲的綜藝,可能很多期抄下來,讓人印象深刻的卻還是那幾個核心主持,對於藝人,短期炒作可以,長期包裝懵逼。
他們隻要話題和收視率,因為這些才是馬上能入袋的真金白銀。至於你個小小的藝人以後是紅是死,跟我有很大關係咩?
拚命撈錢時老子是企業,交稅吵架時老子有編製,你咬我啊?!
說到包裝愛豆,真的也離不開棒子們的媒體和國民性。同一個愛豆,如果在棒國和在華國走類似的行程,那出來的軟文和照片嗬嗬,真的是完全不同的有些東西,真的是因為棒子們看不見清麼?
同樣的,國外的吃瓜群眾,也永遠弄不明白,為什麼棒子們會對愛豆那麼玻璃心。
所以,當南方站在棒流文化的道德製高點上這麼一開炮,彆說那兩隻小娘立刻趴窩,連孫藝珍的臉上,都有點訕訕。
但孫美人心裡,還是隱隱的覺得有哪裡不對。
怎麼扯到棒流文化上了?之前生氣,不是因為他跟女人收費的事情麼?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