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出版社和作者那邊都已經沒有問題了,最多三天,詩集一定會準時在各大書店上架。”
正在帶著喜不自禁笑容說話的,是H&D的美女代表。
今天她也是實在忍不住,所以借著個之前南方拜托她去協調的事項,就跑來片場找南方回複了。
怎麼可能忍得住?做製作公司代表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有這種輕鬆愜意又揚眉吐氣的感覺啊。
嗯,影視製作公司在棒國的娛樂圈裡,雖然已經算是上遊部分了。但並不意味著日子就一定好過。
還是那句話,水淺王八多嘛。
尤其是像她這樣,沒什麼後台背景,前期幾乎全靠自己和金恩淑她們幾個閨蜜親故為核心搭建起來的公司。
哪怕金恩淑寫出來的劇集幾乎部部大賣,也隻能讓大家在圈子裡稍微得些話語權,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諸事順心了。
打個比方,當年那部《秘密花園》的收視和口碑都不錯吧?還成功幫助玄彬完成了《金三順》之後的轉型,正式位列國民男主之一。
可就是那麼重磅的一部作品,身為製作公司的H&D,時隔幾年了,都還沒把電視原聲帶的版權收益給結到手,最後沒辦法,隻能選擇走法律途徑來維權。
說白了,如若不是這些年真遇到了不少糟心的事情,美女代表當時也不可能那麼爽快就答應把公司給賣出去,畢竟是自己和閨蜜們的心血。
原本賣給CJ,是希望金恩淑跟SBS鬨掰了之後,公司能得到顆大樹做依靠,以後做起事情來能少些牽絆。
可沒想到的是,現在看來,得到的遠不止是棵大樹,而是一整片的森林啊!
主體股份根本就是在不愛插手指指點點的南方那邊,而CJ更多的也是扮演個重要董事的角色,經營的自主權貌似沒受到什麼影響,甚至還重新得到部分股權作為激勵。
可光是這些還不算。
隻是這部《鬼怪》,就讓美女社長像是一下子跌進了蜜罐裡,不止需要自己操心的事兒少了許多,還感覺走到哪兒看見的都是笑臉。
從立項到執行,從製作到發行,方方麵麵,幾乎是一路順風順水。
什麼都不用說,最開始的時候把南方這個男主角的名頭一掛出去,公司就差點被蜂擁而至的讚助商和外埠發行商們給擠爆了。
而昨晚的20秒預告播出之後,那是更不得了,國師加南神,徹底轟動啊有木有?
有哪有個預告視頻是以30多的收視開始,以近50的恐怖收視結尾的?
昨晚到現在,差不多二十來個小時,全棒國從上到下,討論的話題幾乎隻有這一個:2月6日,鬼怪!
至於隨之而來的反響,彆的就不說了,舉個小例子。
當時談下來的車輛讚助商是保十潔,衝南方的名頭,廠方和主經銷商已經是拿出超級優厚的代價,才擠走了其它的競爭對手。
可昨晚那二十秒播送之後,今天一早,人家又將嶄新的五輛SUV給停在了製作公司樓下。
人家的態度也明確,拿去開,送的。公司也好,劇組也罷,總是要用車的嘛,都是自家人,千萬彆客氣。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劇這才開始拍攝沒多久,他們是生怕被哪個其它牌子的碧池給挖了牆根去啊。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儘是好事兒往懷裡鑽,你說美女代表心裡能不開心麼?
而正在聽她說話的南方,此刻的表情也是笑吟吟的。
他也開心的很,但讓他開心的地方,卻與美女社長關注的有點不一樣。
他是為昨晚視頻中那段BGM的口碑而高興。
那段從柔和到壯烈的交響,可不是他和李尚順從中區音樂庫淘到的。那是國師的手筆,來自於京師的鮑家街音樂學院。
南方為什麼要這麼拚,咬著牙也要多個項目一起推進,一個個團隊不停的拉扯出來?
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能耐,而是因為他清楚,流行文化這件事情,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層麵,裡麵所需要的人才和崗位,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國師肯把自己的虎皮借給他去嘚瑟,當然不會隻是因為他嘴甜。讓國師有所期待的,是南方當時給畫出的一個個大餅。
譬如,影視配樂。
當初第一次在京師見麵時,南大忽悠晚上借著酒意,可沒少罵國內那些不思進取的所謂影視大拿。
都特麼什麼年代了,還在那裡捧著些故紙裝專家。
開口這個主義、閉口那個流派,要是不能從一個鏡頭裡說出點子醜寅卯來,好像顯不出他們有多能耐似的。
就好像語文老師的那些講義如果讓作家本人看見,估計作家都會嚇一跳:我擦,我是這個意思?!
可偏偏,電影工業都已經發展到中後期了,那些愛玩圈子的專家們,卻還是連配樂在電影中的重要性都視若不見,以為一兩首能有點傳唱度的主題曲就是很牛了。
南方當時也沒說彆的,隻拿自己要出手的兩部影視打比方:《鬼怪》。十幾集的迷你電視劇,可準備集輯發行的原聲帶裡就有20多首OST和近30首BGM。
《死侍》,原聲大碟的錄製封裝,是跟電影前期製作同步的。一部電影,近二十首曲子。版權和製作費用占去電影整體預算近百分之十。
影視早已經發展成非常立體的文化綜合產品了,音樂音效對於畫麵的重要性也那麼明顯的擺在麵前。
是國內真沒有好的音樂人?南方可不這麼認為,就單單鮑家街那所音樂學院裡,每年能走進去的孩子,裡麵有不少可真是萬裡挑一甚至十萬裡挑一的好苗子。
可幾年之後,她們中的許多,卻隻能拿著學位證書在一個個的招聘會裡輾轉。
這是對藝術的褻瀆!南大忽悠當時在國師麵前揮著酒杯喊出這句時,眼睛都紅了。
他當時,是真的氣。
華國和北美,同時出現過兩個司機。
北每出了個卡車司機,幾乎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每國的電影界格局。
華國也出過個出租車司機,差點有機會改寫華國的流行音樂發展史。
卡車司機卡梅倫成功了,說到現代最偉大的電影導演,怎麼都繞不過他去。
而那個能讓華國初代搖滾老炮們甘心點頭叫聲“哥”出租車司機王小京,最後卻心灰意冷的跑去南邊繼續搞汽車了。
華國真不缺人才,不管是好苗子還是策劃人。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有印象,少時當年在倭國打破的外國女團銷售記錄,就來自於一支華國純音樂女團女子十二樂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