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文輕武的兩宋以來,被視之為亂世豪傑,盛世禍害的武將早已積攢了滿腹委屈!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宣泄口,包括素來不喜冒頭的湯和在內,竟齊齊跪倒在地!
“陛下,聖明!!!”
與武將的一致擁護截然相反的是,絕大多數文臣卻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
能夠位列中樞的文臣又豈有蠢人,他們本就隱隱有種感覺,今天的這一道聖旨,或許將成為大明一朝,武重文輕的一個巨大轉折點!
而造就這一切的,僅僅隻是一個野路子出身,年不過弱冠之齡,卻被陛下恩寵有加的攪屎棍!
可即便如此,他們卻絕望的發現,此子既有點石成金之能,又身兼衛霍之才!
主政應天府短短不過兩月,竟使宵小絕跡,博得青天之美譽!
攤丁入畝之策雖大大損傷了他們的利益,但捫心自問,這的的確確是一場強國富民的改革!
這一刻,集眾多幽怨目光於一身的吳憂即便生性不羈,也不免有種如芒刺背之感!
“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陛下!”
大步出列的禮部尚書王鈍本以為太子殿下定會一如既往的站出來與陛下據理力爭,誰知這一次卻遲遲不見動靜!
硬著頭皮直麵天威的王鈍不知道的是,現如今的太子朱標,已非昨日!
“陛下明鑒,聯名上書的眾監生舉人雖替他國張目,但卻是出自於一片悲天憫人之心!”
“陛下試想,對他國子民尚且心存仁義,待到他日牧養一方之時,他們又豈能不善待治下子民?”
王鈍這話,瞬間讓一旁的吳憂想起了慈禧老太婆曾說過的一句話——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他國之友好!
“王尚書此言差矣!”
對還算開明的王鈍有著幾分敬意的吳憂拱手一禮之後,又又又一次將弱宋拉出來鞭屍,“遠了的姑且不提,就以秦檜、蔡京為例!”
“這二人對內有如豺狼,禍國殃民,極儘惡毒之能事!”
“對外形似忠犬,賣國求榮,凡事隻為一己之私!”
“或許他們之中的確不乏真正的悲天憫人之輩,但他們…”
話鋒一轉,劍眉微挑的吳憂淡淡的說道,“或許更適合待在廟裡!”
聽到這話,跪到雙腿發麻的張廷蘭這時陰惻惻的開口反駁道,“吳學士在此強詞奪理,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聯名彈劾於你,趁機報複嗎?!”
“抱歉,吳某隻和智者講話!”
用一種看死人的目光看了一眼張廷蘭之後,吳憂轉向老朱,拱手一拜,“陛下,…聖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