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蘭屯回來後。
梅怡就改稱楊軍為小軍,梅怡再稱楊軍時,楊軍反倒不適應。
楊軍記得小時候。張家口奶奶就經常這麼叫他。等到他長大以後,回到北京的父母身邊,媽媽也這麼叫他。
現在梅怡也這麼叫他,他感到特彆的幸福。
他看了一眼梅怡說:
“梅怡,你要是累了,就坐在北堰上休息一會兒。我一個人挑窩,一個人撒籽,估計有十多分鐘也能到了東堰”。
梅怡美麗的大眼春波蕩漾,他盯著楊軍說:
“小軍,咱們在桃園裡是怎麼說的?
困難麵前我們不離不棄。做這個世界上最忠貞不渝的戀人,現在就這麼點小困難,你就讓我逃跑。你還把我當摯愛你的人嗎”?
“梅怡,我們在桃園裡發起過愛情宣言:
無論今後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們都一起麵對,共沐人生的風風雨雨。也許上帝忘了給我們一個共同的生日,但他不會再忘記給我倆一個共同的歸期”!
梅怡開心的說道:
“這還差不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以後可不許再說我們分開的話了”。
倆人就這樣說著,笑著,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東大堰。
東大堰上,趙金東和康蘭同已經送過飯來。他倆把飯攤子撂在東大堰一塊平坦的草地上,兩人坐在一棵粗大的白樺樹下,熱火朝天的吹起了牛逼。
還是趙金東眼尖,他看到楊軍和梅怡從地裡走了出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土,站了起來,滿臉堆笑的說:
“這不是楊軍楊隊長嗎?楊隊長的領導水平就是高,領導乾在前,帶動一大片。我們27連的領導可都是伯樂。新知青剛來,就發現了千裡馬”。
楊軍知道趙金東對他當這個副業隊的隊長有意見。這幾天說話總是陰陽怪氣,冷嘲熱諷。
他也懶得理他,徑直向大師付康蘭同走去。
27連的大師傅康蘭同也是個上海知青。他在27年的資曆很老,據說是和孫建中,朱有根同一年來的27連。
人老實,厚道,祖傳了一手燒菜的好手藝。尤其是燉菜尤為出名。
又因為他的名字叫康蘭同,因此27的知青們給他起了個詼諧的綽號:叫康爛燉
康蘭同是那種性子特直的人,比較愚忠。用老百姓的話叫“一根腸子”!不會拐彎抹角,隻要他看中的人,佩服的人,無論男女,品德如何,他都會為其舍命!
英俊帥氣的楊軍帶鐐銬痛打流氓被27連的知青們傳為神話。
康蘭同對楊軍佩服的五體投地,可就是無緣結識楊軍。
也不知道自己的嘴笨,還是楊軍為人清高,平時他倆很少說話,現在楊軍拋開趙金東,笑嘻嘻的和他說話,他覺得楊軍足給足了他麵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