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說出那句話的時候,薑翠花就知道女兒會想說什麼,她剛開口就立馬打斷,帶著點不耐煩地回應。
見狀,陳翠翠張了張嘴,露出一個笑容之後,沒有再說什麼。
她明白,母親隻不過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不做,實際還是會為她們著想。
“小六,咱既然把大牛當自己人,把那三個孩子都喊過來讀書吧。”
“以後認識字,說不定能派上用場,還能幫幫你。”
隨後,眾人又低頭繼續吃飯,陳秀珍、陳翠翠、陳梅、都時不時照顧家裡孩子。
過了好一會,薑翠花卻突然開口。
大牛算是自己人,既然他能成為自己人,那他的弟弟妹妹肯定也可以。
現在村裡年輕一輩,能認字的根本沒幾個,加上那幾個孩子年紀不算小,要是識字,說不定能幫上忙。
現在可能幫不上,以後就說不定,這東西有備無患。
一來可以給陳紅軍一家施以恩情,二來能為兒子培養班底,免得以後要用人都找不到幾個識字的。
“這個俺覺著可以,咱家每個月給女知青算錢和糧食,再加幾個人不算什麼。”聽到母親提議,一旁的陳秀珍率先開口,很是讚同。
按照弟弟給女知青算的錢,一個月五十塊錢,還可以換糧食和票據。
這麼好的事情,拿到城裡去,都會有一堆人來教。所以,她壓根不覺得再增加幾個人會過分。
“嗯......”對此,陳景沒有立馬回應,低頭默默思考起來。
讓大牛的弟弟妹妹過來一起讀書,倒不是什麼大事,僅僅一句話就能搞定。
他是在想,要不要給村裡弄一個學堂,讓村裡所有小孩都一起讀書。
可,一想到現在每家每戶的情況,想要在村裡弄學堂容易,給女知青的工資就有點難。
在沒有一定糧食儲蓄的情況下,想讓村裡人拿糧食出來給小孩讀書,他覺得不太可能。
旁邊的陳翠翠、謝來福、陳梅、陳小玲、陳麗、則沒有開口,默默看著陳景,等待他的決定。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村裡,他的決定都異常重要,幾乎能影響所有大局。
“喊吧。”
隨後,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晚一點,再讓村裡弄個學堂出來。
不然,村裡孩子一直不讀書,長大了大字不識幾個,永遠都隻會是農民。
這個階段農民除了餓肚子外,沒什麼不好,時代地位無法取代,對上誰都不慫。
可,不能一輩子都是農民,未來不見得農民的地位有多好。
農民勤勞是不錯,勤勞隻能保證溫飽,卻無法致富。能過更好的日子,誰又會願意天天過苦日子。
每年都看天收獲糧食的滋味不好受,他不覺得農民有什麼不好,但這不能成為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