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也有點不好意思,於是撓撓頭:
“院長,我,我就想有沒有更自由一點的工作,可以整天在外麵跑的?反正我還年輕,怎麼能在圖書館養老呢。”
噯,這說法似乎有道理!
沈院長一聽心想自己難道錯怪了林家小子,於是臉上又變得笑嗬嗬了:
“小同誌思想覺悟還是不錯的嘛,你真想往外麵跑呀,到是有一個工作崗位不錯。要不你去采購科吧?”
“采購科?”
林苦參和金采鳳是行內人,聽到去采購科就輪到他們皺眉頭了,而林三七卻聽了眼睛一亮。
不止企業有采購科供銷科,醫院也有采購科,這應該是五六十年代的一個特色。
解放前,國內各大中醫館、中藥鋪的進貨渠道都掌握在少數批發商手裡。
畢竟中醫館和藥鋪都是私人作坊性質,用量也不會太多,幾百種中藥材不可能自己派人去采購。
解放後,私人批發商或者商行都被解散了,這就相當於中藥從田間到醫院產業鏈斷檔了,中間的批發商沒了。
國家新建立,百廢待興,再加上藥材和農副產品類似,所以暫時有供銷係統負責充當“批發商”。
運作的模式就是供銷社向農民或者藥農們下定單采購,像收青菜蘿卜一樣收上來,然後中醫醫院再向供銷社購買。
可這裡麵又有一個問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