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僧掌中橫錫杖對女鬼言道“阿彌陀佛,爾處處害人性命,今日貧僧豈能容你!”
元龍身旁那年輕小僧上前一步,輕輕一拍元龍肩頭“師兄且慢。我觀此鬼身上一團怨氣未消,願超度於她。”
女鬼甩臉看向那小僧,身長八尺細眉鳳目大耳朝懷,麵如冠玉,身著僧袍外罩大紅袈裟,頗有些高僧意味。
女鬼冷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你!昔日你投胎到陳山河家中,為何你得降生為人,我卻隻能為鬼!我修行數百載隻為殺你而來!”
原來,這俊俏小僧正是金蟬子六轉之身,在金佛寺落發為僧,法號元蟬。
元蟬雙手合十,長歎一聲道“罷罷罷,為了那虛無縹緲之怨,竟在人間還百餘條人命。”
女鬼怒道“陳九!你怎這麼好命!能得人生,而我隻是怨鬼一隻!”
元蟬道“儘是貪嗔癡作祟,惹出你這一股怨靈。今日貧僧便度化於你。”
“陳九,你有甚手段,還能度我?”
元蟬抓一柄戒刀在手,刀插肩膀“我是該叫你怨鬼,還是叫你姐姐呢?”
女鬼被元蟬這一下嚇住“你……”
元蟬抓刀,連紮自己十六刀,行至女鬼麵前。足下生朵朵金蓮,盤膝而坐,閉目口誦佛經。霎時間一道佛光遮天蔽日,罩住女鬼。
女鬼跪坐元蟬麵前,長歎一聲,淚如泉湧“佛祖,我已知罪!”
女鬼周身法力四下散去,一縷靈魂重入輪回。
元蟬度化女鬼,卻惱了一人,正是葉寒衣。葉寒衣隻覺自己是布衣道最傑出弟子,有望法會奪魁,人前顯聖。今日敗在數百年道行的女鬼手下是自己經師不到學藝不高,但被金佛寺一從未聽過名姓的禪師度化了此鬼,豈不是顯得葉寒衣法力低微?
葉寒衣心生無名,但又不好發作,提著寶劍憤憤而走,回布衣道再做商議。
葉寒衣回到觀中,參拜掌門張鳳。張鳳見葉寒衣眉宇間儘是怒色,便問葉寒衣“徒兒,可是抓鬼不利?被司馬大人責罰?”
葉寒衣將前後經過講說一遍,張鳳點頭“為師有一計,可除此賊。”
“不知師父有何良策?”
“摸金校尉之中的郭準與為師頗有交情,為師可讓郭準舉薦那潑僧到司馬府中為老司馬大人瞧病。利用司馬師大人之手鏟除那潑僧。”
葉寒衣聞言大喜。次日天明,張鳳道長請郭準到布衣道飲茶論道,點明此事。郭準一口應下,郭準返回司馬府舉薦元蟬給司馬懿瞧病。
司馬師急差人到金佛寺請元蟬過府為司馬懿瞧病。元蟬身上有傷但也不敢耽擱,立刻離開金佛寺到司馬府。
元蟬行至司馬府門前,見司馬府中有龍氣騰空,細細一觀方知司馬家雖有真龍氣運,但是氣運充滿戾氣,即便得了大位也是來路不正,不受真龍庇佑,仍是動蕩之局。
司馬師降階相迎元蟬。行至客廳,分賓主落座,下人看茶。
司馬師道“昨日聽聞大師在洛水度化女鬼,解了洛水之厄,為民除害。我當啟奏天子加封金佛寺,我司馬家願出白銀十萬兩贈予金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