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什麼‘懲疲’法條,讓秦國一時之間怨聲載道。
特彆是那些貴族,他們覺得衛鞅在針對他們,否則為什麼要出台那什麼沒有軍功或其他功績就要取消貴族身份這樣的破政策。
這不就是看他們不順眼嗎?
貴族身份取消了,他們就成庶民了,這哪個貴族能忍得了?
反正一時之間朝野上下怨聲載道,都在說新法實在過於嚴苛。
秦勝看著這法條,又一次為衛鞅捏了把冷汗。
宗室子弟沒有功勞就不能襲爵,兩年沒有功勞就取消貴族身份,以前所享受到的一切福利待遇都不能繼續享受了。
這哪是動了貴族的利益?
這分明是把刀架在了那些貴族子弟脖子上告訴他們,都彆好吃懶做了,給我動起來。
秦勝喝了口水,嗓音喑啞:“衛鞅……就算這些政策很好的施行了下去,怕是也很難善終了。”
秦勝從沒看到過衛鞅這麼強勢的人,在這片土地上也沒有衛鞅這樣一個敢這麼大刀闊斧不畏生死真正去搞變法的人。
大部分想要變法的人都是徐徐圖之,儘管仍舊有不少人死在了變法的浪潮中,但很多變法內容卻保留了下來。
儘管不完全,可也算是構建起了大順如今的局麵。
反正秦勝是沒有看到過誰的動作敢像衛鞅這麼大的,勇氣可嘉,但凡膽子小那麼一點都不敢做的這麼徹底。
秦孝公最好是活久一點,有他護著衛鞅倒也不至於死的太難看。
否則下一任君王繼位,衛鞅可能第一個就會被拉出來平息貴族的怒火。
這些事跡對於楚易安來說都是曆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並不能像看待虛假的話本子一樣把一個人的能力寫的無限大,全世界都好像沒人能比得上他。
既然是人,能力就有上限。
一統六國不僅受當今局勢的影響,還有諸多方麵的原因,少了任何一個都可能達不成。
秦孝公……怕是很難一統六國了。
衛鞅步子邁的太大,但凡秦孝公變法的決心稍微動搖那麼一點點,都有可能導致變法流產。
秦勝為孝公和衛鞅捏了一把汗的同時已經不對孝公一統六國抱有希望,隻能寄希望於下一代了。
隻是不知道這下一代能不能爭氣些。
秦勝沒問楚易安,楚易安也沒說,而是說起了變法的難度,還舉了個例子。
衛鞅的律法頒布下去沒多久,正好到了農忙時節。
他還在處理國事,就聽到下人來報說郿縣有人打起來了,還不是普通的打鬥,而是大規模私鬥。
衛鞅問起原因,才知道是住在上遊的孟族人將河水截斷,導致下遊的戎狄後裔無水可用。
正好衛鞅的法令頒布下去後人人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心上。
孟族族長覺得戎狄野種們就該打,打的越狠,服的越快,至於新法?
新法是什麼?能大得過秦穆公的老規矩?
而戎狄人本就桀驁不馴,剽悍好鬥。
正是農忙的時候你卻把水給截斷了,不就是要我無水可用嗎?
無水可用,地裡莊稼顆粒無收,這不就是變相的逼著人去死?絕了人的活路?
於是性格暴躁的兩大部族發生矛盾後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解決,而是趕忙召集族中的精壯漢子出去跟人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