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易安的心情很複雜,從未有過的複雜。
張載……一個華夏曆史上的人物,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難不成是因為遇到了什麼事跟她一樣穿過來了?
可既然穿過來了,那是什麼時候穿的,她以前看到的史書中記載的張載又是何人?
若真是張載本人穿過來了,以他的品性不可能什麼都不做,這不符合他報國的理念。
還是說有那不要臉的人冒名頂替?
又或是同名同姓?
可若是同名同姓,有沒有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自己心裡沒點數?
到底還沒見到真人,楚易安不好評價,扭頭朝秦勝看去時,就見秦勝正滿眼複雜的看著她。
楚易安愣了愣:“你這麼看我做什麼?”
秦勝揮退了下人,將門關上後,心中多少有些納悶:“你們、來了多少人啊?”
楚易安:……
楚易安翻了個白眼:“少來,我來這邊三年多了,到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隻有我一個,至於皇宮裡那位張載……”
秦勝了然:“看來八成是冒名頂替了,你與我說說張載的事跡,我跟你一起去皇宮,幫你分辨著點。”
“就算我不喜歡那位,但我也不想看著這等宵小借著彆人的名義占儘便宜。”
楚易安點頭,她也不允許有人汙了她老祖宗的清名。
思索了一下,緩緩道來。
“張載出生長安,15歲喪父,喪父後母親帶著他在眉縣橫渠鎮住了下來。”
“橫渠是個很安寧的鎮子,但是張載沒有沉浸在那種寧靜裡,他看到了邊境西夏對宋朝的侵擾。”
“宋朝每年都會向西夏運送大量物資換取短暫的和平,這讓張載很是心痛。”
秦勝突然打斷了她:“宋朝?西夏?這又是何朝代?”
楚易安被噎了一下,不滿的瞪了他一眼:“很多年後的朝代,以後有機會再跟你說,你先彆打斷我。”
秦勝點頭表示他錯了,並示意楚易安繼續。
楚易安接著道:“張載想做點什麼改變那一切,於是他研究兵法典籍,翻閱古今案例。”
“終於在21歲那年寫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大作,《邊議九條》。”
“在這九條建議裡,張載陳述了他對邊疆防務的看法,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張載覺得他不能隻是紙上談兵,而是要讓他寫下的文字發揮作用,於是他將寫好的《邊議九條》送給了當時正駐守西北的範仲淹。”
“範仲淹是位心懷天下的儒將,也是張載仰慕的大英雄。”
“他看到文章後特彆開心,見了張載認真聽他說了西北邊防和收複失地的計劃後對他很是讚許。”
“可他卻對張載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範仲淹認為張載聰慧非常,當以儒家學問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