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宣王一聽那不是秦國嗎?
西陲蠻夷之地,他連正眼都不會瞧一眼,能大出天下?
送走了兩位星象家後他問江乙那兩人說的話可不可信,江乙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如果對他們有利,那就可以用來振作民心。
如果對他們不利,那就置之度外。
楚宣王一聽覺得江乙老合他胃口了,於是封為上卿委以重任。
江乙大喜,一旦上任他就決定推行第二次變法,讓自己跟輔佐楚悼王的吳起一樣成為變法名臣。
想到吳起,江乙的心就下沉。
三十多年前吳起從魏國出逃,被楚悼王接到楚國重用,雷厲風行推行變法。
因為有楚悼王的支持,吳起的變法之路還算順利,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讓楚國的國力大增。
新兵練成,吳起帶兵出征,平定百越部族,收服苗蠻部落,北渡淮水吞並蔡國,再戰吞並陳國。
楚國的崛起和領土拓張給魏趙韓三國帶來了很大威脅,三晉聯兵與吳起大軍激戰。
吳起曆經兩場大戰後全麵擊潰三晉聯軍,楚國在淮北也站穩了腳跟。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楚悼王死了。
吳起匆忙趕回去奔喪,卻不知道那些被他得罪的貴族早就已經等著弄死他了。
他們準備了很多弓箭手,悲痛中的吳起沒有設防被弓箭射中,他大喊變法休矣後緊緊抱住了楚悼王的遺體。
然後……然後……
那些對吳起恐懼至極的貴族們還在喊射殺,就這樣將吳起和楚悼王的遺體一起射成了刺蝟,分都分不開。
太子覺得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憤怒之下追封吳起為安國君,讓吳起和楚悼王合葬。
三個月後這位太子,也就是楚肅王繼位。
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調回吳起訓練的精銳新軍,將參與了這場射殺的七十多家貴族大臣及其家眷全部斬首。
江乙不知道吳起是知道自己要死臨死前突然有了這一計劃還是緊要關頭沒想那麼多。
但他確實讓那些害了他的人全都下去陪葬了。
很快楚宣王又有了個奇思妙想,想變法還沒來得及變的上卿江乙就這麼華麗麗的又被派了出去,讓他去魏國和齊國遊說聯合滅秦之事。
秦勝:……
秦勝寫著寫著都有些想笑了,替江乙感到無奈的同時,對魏國也很是唏噓。
“這魏國,真是人才輩出啊。”可惜有眼無珠,留不住人。
一個吳起,一個衛鞅,全是魏國出來的。
吳起變法讓楚國變得強大,衛鞅變法也讓秦國兵強馬壯起來,甚至為後來的一統六國打下了基礎。
不管是吳起還是衛鞅都明顯是有大才的人,魏國國君可真是……
不過秦勝不知其中細節,倒也沒有過多評說。
若要評說的話,還得讓楚易安好生說說吳起在魏國的事跡,有些偏離主題,閒暇之時可以問問,但是現在不是時候。
吳起的事跡不知道,但是衛鞅的之前倒是說過,確實是有眼無珠。
明明公叔痤都提醒過了,但是人家根本不當回事。
不然可能也沒秦國什麼事了。
而這時的魏國呢?
魏惠王召集了幾個人在商議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