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葉以寒的話楚易安有些錯愕,可隨即便是恍然大悟,心裡甚至升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老實說,她確實沒想過葉以寒會走行卷這條路。
可是仔細想想,對於葉以寒來說這可能才是最適合她走的路吧。
行卷是一種舉薦製度,由各地五品以上的官員向朝廷舉薦人才。
這種舉薦製度避免了科考所帶來的一些不便,也不會被人檢查到底是不是男兒身。
這樣一來,葉以寒的秘密確實不容易泄露。
但是行卷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順不允許商人參加科考,很多商人之子想要做官也隻能走行卷這條路。
還有些想要在科考前博一個名聲的學子也會去走這條路。
人數之多,競爭之大,壓力可想而知。
還要在官員麵前露臉……
李白行卷尚且不得用,憤然之下才寫下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句千古名句。
雖然主要原因是他太過豪放,不拘禮數引起了李邕的不滿。
但那隻能說明能不能被人舉薦,其中確實包含了很多因素。
並不是你有才就一定會被薦舉的。
李白沒有才嗎?
他在寫詩方麵的才能如暗夜點火,璀璨奪目,所有讀詩的人都讚他天上謫仙,詩仙的美名傳揚千古。
哪怕是第一次行卷,才能也是擺在那的。
還不是得不到重用?
而現在的葉以寒……
楚易安不知道她的才能有多少,誌向倒是很大,可自古以來有淩雲之誌的人從來不在少數。
有多少人隻是短暫的在夜空中閃耀了一下就很快沉寂下去?
又有多少甚至連閃耀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葉以寒這個年紀出去遊曆,說實話,真的太小了。
楚易安都怕她出了京城就被人給搶了。
可她也知道葉以寒沒有選擇,她必須離京。
若是不離開盛京,肯定會有很多人施壓逼著她參加科考。
葉以寒的壓力其實挺大的,若是出去遊曆幾年時間還沒有被人舉薦,時間過晚不管是葉氏族人還是她的老師都會催她回來科考。
尤其是葉氏族人。
在培養葉以寒上他們花費了太多心血和金錢,怎麼會答應她隻在外閒雲野鶴?
葉以寒現在唯一能做的確實是離京遊曆,走行卷這條路子。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她身上的危險就此解除,隻能說最難的那關邁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