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倆相王的消息傳揚開去後竟詭異的掀起了一陣相王的風潮,好多國君紛紛效仿,全都開始稱王。
不管有實力沒實力,國家強不強大,先稱王再說。
那些該稱王的國君還沒有稱王,那些小國按捺不住先冒出來稱王了。
魏國新丞相覺得既然這樣的風潮都已經掀起來了,那麼燕趙秦國怕是也會稱王。
與其讓他們自行稱王,還不如我來主動相王承認你們的王國地位,這樣一來不就是以魏國為首了嗎?
魏國還能不振興?
魏惠王同意了,還興高采烈的和他謀劃起來。
隻是魏惠王不喜歡秦國,把秦國踢了出去,加了個人人都不屑與之為伍的中山國進來。
本以為燕趙韓會很高興,誰知道此舉卻把這幾個都給惹怒了,不隻惹怒了他們,還惹怒了齊國這個老牌王國。
齊國立即發出國書給燕趙,表示要跟他們一起滅了中山國。
趙國沒聽他的話,而是派兵攻打魏國黃城。
而燕國又在背後偷襲趙國。
趙國手忙腳亂的又回來打燕國。
中山國則趁亂偷襲燕國,燕國兩麵受敵,苦不堪言。
這還不算,韓趙魏三國統稱三晉,趙魏兩個好兄弟卻打了起來,韓國能看得下去?
那不能,於是立即派人奪了魏國的兩座小城,回來的路上又順手打了一下宋國,也奪了兩座城池,滿載而歸,舉國歡慶。
宋國也沒有閒著,趁亂滅了一個小國,扭頭又去打齊國,奪了齊國的一座城池後又把另一個小國給滅了。
宋國國君膨脹了,要南下滅楚,成就殷商帝業。
楚國不能忍受,派兵攻打宋國,結果居然敗給了這個小國??
肯定是魏國在背後搞鬼,一定是他!楚國決定與魏國一決雌雄。
就這樣,中原陷入了戰國中期以來的第一次大混亂。
這一切又是因為魏惠王的五國相王而起,魏惠王仿佛吞了隻蒼蠅。
彆說楚易安整理這部分內容整理的頭大,連秦勝和秦淮書這倆上過戰場的隻是想了想這混亂的一幕都感覺頭大。
秦勝:“他們怎麼能亂成這樣?”
楚易安雙眼無神:“是啊,他們怎麼能亂成這樣。”
秦淮書輕笑一聲:“你倆倒也不必如此,大爭之世,不就體現在一個爭字上嗎?都叫戰國了,怕是不能和平太久。”
楚易安拍了拍臉,吃了個水果緩了一下,這才接著往下。
雖然大家都看秦國不順眼,但是秦國卻意外的沒有卷入這次的是非。
趁著他們打的火熱,不聲不響的奪下了楚國大糧倉房陵。
楚王氣死,讓田忌將房陵奪回來,田忌戰敗,楚王要拿他問罪的時候田忌不知所蹤,又逃了。
奪了房陵後,秦國又攻下了韓國的宜陽鐵山,這是秦國打的第二仗。
第三仗,攻打魏國,奪取了魏國占領的崤山區域,全麵控製崤山。
崤山是很重要的要塞山地,誰占據了崤山,誰就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國門。
秦國一鼓作氣打了第四仗,奪取趙國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