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極經曆與天慶公主幾乎同歸於儘的大戰後,臥倒床榻三月不起。
還好這些時日,荊國方麵風平浪靜,迫於文武極的威嚴,沒有做出功伐百裡國的舉動。
不過這對於百裡國而言已經是一種失敗。
荊國土地人口七倍於百裡國,明眼人都知道,如果百裡國不主動進攻荊國,那幾十年後荊國定然能依仗數量巨大的人口優勢,全盤碾壓百裡國。
可荊國隻是據守,無論百裡國士兵如何挑戰,都拒不接戰。
一旦強攻,百裡國定然付出慘痛代價。
畢竟,百裡國不是所有將士都可以如同文武極這般強橫。
病好後,文武極也無心戀戰,不願白白犧牲將士們的性命攻城送命,也不出謀劃策智取荊國疆土。
文武極一反常態,認為無論是武取還是智鬥,隻要有一方想要擴大疆土,滿足上位者的野心,就必然會有人送命,兩國的邊防出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和睦。
不過這麼一來,百裡國君主自然是坐不住的。
他親自去疆場督戰文武極,可文武極隻是借口推脫,拒不交戰,向百裡國君主講解人間的大道理——譬如和平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人家不打我我為什麼要去打彆人,國與國之間以和為貴
這還是百裡君主曾經認識的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文武極嗎?
迫於文武極前些年來在軍中的威望,百裡國君主也不好強行令他攻占荊國疆土。
他聽取文武極的意見,開始以民為本,修改了許多對民有利的律法,讓民修養生息。
於是,兩年後……
百裡國君主終於坐臥難安,他再次禦駕親征前往邊疆,遊說文武極試圖讓他重展往日雄風,可文武極已經開始擺爛。
文武極正值三十多歲的壯年,卻留出了八十歲老者的掛麵胡。
日落黃昏時,他必找人陪他下象棋,每次都和將領們聊象棋戰術聊的津津有味。每次看書時都要在日光下,眯著眼睛。每次喝水時都要泡枸杞……
擺爛者必背舉報。
很快就有人向百裡國君主呈上奏章,並且在右下角實名。
百裡國君主早就想換掉文武極,隻是苦於沒有借口。
百裡國君主收到的彈劾文武極的奏章下,實名的人足足有百人之眾。
文武極被撤銷大將軍職位,由驍勇善戰的老將邱刑接任。
以往文武極很看重大將軍職位,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可如今他交出虎符給邱刑時,卻有種如釋重負的輕快感。
文武極剛從邊疆回到府邸,就找個了涼亭,搬竹椅躺下,手中搖著黃木條製成的羽扇。
樹上的蟬玩命地叫,仿佛永遠不會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