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蘇華住單位宿舍不花錢,可李三丫母女過去,一家子租房住,那可不便宜。
不管是什麼年代,涉及到房子,那就沒有便宜的時候,都是一筆大開銷。
說到底,還是錢,有錢,就有底氣。
蘇華有錢,這些在他那不是事。可兩人結婚後李家做出的事,讓他心裡起了隔閡。
不敢和自己媳婦交底,這份底氣就沒給李三丫。
蘇曼卻不同,她的底氣,從來不靠趙誌峰,是自己一點一點乾出來的。
所以,送走蘇華沒過幾天,周末放假,她就去清市轉了起來,尋摸哪處有出售的房子,院子。
現在,城裡的廠子職工,住的大多是公房,單位分配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住的是房管所的房子,每年象征性的交一塊錢兩塊錢租金。
房子大部分都不在私人名下。
隻有少一部分,是個人的住房,能交易買賣。
車站,醫院,學校,這些都會影響房價,蘇曼在城北滿足這些要求的地方轉了半天。
往大娘嬸子嘮嗑的堆裡一湊,還真讓她打聽到兩家。
大娘也是熱心,還給蘇曼帶了路。
一處是個普通的民房,三間房的東西屋,北向還有兩個屋子,縱向是九米的房子。
帶著個小院子,院子不大,也就十米左右長。
要價四千五。
房主老兩口的閨女是第一批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已經分配到了彆的城市工作,今年結婚。
就這麼一個孩子,老兩口賣了房子,去照顧懷孕的閨女,賣的錢到那邊再尋摸房子。
一看這老夫妻就是文化人,說話慢聲慢語,有條有理的。
也是舍不得,住了三十多年的房子,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圍的那個小花壇,裡麵花的種類都和蘇曼細細的說了,怎麼照顧能把花養好。
位置很好,大小也行,蘇曼就坐下來和老夫妻兩個談價錢。
現在房子稀缺,可能買得起的人也稀缺,兩下碰到一起了,都不想錯失這個機會。
最後,老夫妻讓了三百塊錢,四千二蘇曼買下了這個院子。
交什麼定金,蘇曼直接去銀行取錢,和老夫妻倆直接簽合同,去房管局過戶辦手續。
交了鑰匙,這房子就在蘇曼名下了。
還有一處,這個就比較大了,按著建築的規格,是個三進的小院子,位置比老夫妻那個還更好一些。
這個是歸還的房產,裡麵之前分給了不少戶人家居住,橫搭豎建的,院子有些亂。
房主是個老頭,彎腰駝背,頭發都白了,一問,才五十出頭。
聽談吐,也不是個一般人,說話有點撅噠撅噠的感覺。
領蘇曼過來的那個大娘告訴蘇曼,這以前可是個大戶人家。
這個老頭年輕時就有點恃才傲物,也是倔,大哥兄弟一家子感覺要不好,都走了。
他留洋回來,放不下自己手中的工作,也不信自己這樣的人才會受到打壓。
不過,以防萬一,讓大哥兄弟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還有大部分家產給帶走了。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