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執聽著,倒也是有些感覺怪怪的。
明明記得,史書上的陳師師三位花魁,和柳永都是過從甚密,諸多詩詞唱和,往來之間儘是佳話。可如今聽她們這般抱怨,心裡疑惑頓時拉滿,不禁追問道:
“我曾聽聞,柳七官人曾為三位娘子填過不少好詞,像那《望海潮》,我記著也是轟動一時,引得無數人向往這江南盛景,這其中難道沒有幾分情誼在?”
陳師師輕輕搖頭;徐冬冬充耳不聞;反而是趙香香輕輕“哼”了一聲,道:“何來情誼?好聽些說是情誼使然,但是說實在的,不過是拿來抵酒錢的手段罷了。”
徐冬冬也道:“若是那些詞,真和韓官人先前寫的幾首一般,一出曲便是千兩。我們說請客倒也是請客了。那些錢多那些錢少,我們還是掂量得清楚的。”
“但是自他去歲十一月時初來蘋鸞樓,來一次喝一次。雖然說確實是寫詞來抵酒了,但是說實在的......”
徐冬冬頓了頓,繼續說:“可能這話很難聽,就是——柳永的詞雖然傳唱的確實許多,但是也就停留在了傳唱了。”
“他的詞像煙花,炸開時滿街喝彩,可煙花落了,誰會記得火星子燒了哪家娘子的袖邊?”
陳師師輕輕為四個客人都斟滿茶水,然後道:“柳官人風流,所寫曲詞在我們這兒,不過就是一堂的事兒。何似韓官人,一曲詞,愣是定下了蘋鸞樓久而未變的頭牌曲子。”
韓執這個時候就拿著茶杯,還是特彆疑惑,於是便忽然開口問道:“三位娘子,如果有一個挺好的人,和你是舊識,而且關係甚好。但是重來一次之後,情況卻是相反了,你們覺得這會是什麼情況?”
陳師師一怔,然後笑著反問道:“韓官人說的可是柳七官人?”
“不是不是,我就是這麼問而已。”韓執連忙擺手。
蘇軫輕輕笑了笑,道:“官人說的重來一次,可是何意?是重頭再活過一世,抑或是關係變化重頭開始?”
韓執摸了摸下巴,道:“姑且算是再活一次這個意思。”
“那答案就很明確了啊,”蘇軫輕輕拿起了兩塊糕點,放到了韓執的手裡,道:“自然是在遇到那個好人之前,又遇到了另一個更好的人啊。”
韓執恍然大悟——
不是她們厭惡柳永,也不是柳永在他們心裡不太好,而好像是......自己比柳永還先出現了——自己是去年十一月中旬左右,而柳永大概是去年十二月前兩天。
陳師師三人聽了這些回答,大抵是有些雲裡霧裡的。但是有一句話倒是沒有說錯,她們......嚴格來說是陳師師和趙香香二人,認識韓執的時候,要比柳永要早的。
雖然說後頭,韓執來的次數少,而且每次來都是帶著蘇軫的。但是初遇時的場景,就讓趙香香感覺韓執和彆人不太一樣——
當時韓執拿到了自己給的披風,他沒有穿上,而是怕蘇軫生氣,隻敢抱在懷裡。
彆的官人來,要麼盯著她們的首飾,要麼嫌她們的琴弦臟。但是韓執卻是從來沒有嫌棄過她們任何東西,彆人家的丈夫,見到了妓女要碰自己有喜的妻子,幾乎都是嫌臟,然後敬而遠之。
可是在韓執的眼裡,仿佛眼前不過是尋常女子間的親昵。
這下子,可是把趙香香羨慕壞了,能有這麼開明的娘子在,而且丈夫還更加好。
於是乎,她就試探性地開口道:“韓官人,有一個問題,奴家不知當問不當問?”
“但說無妨。”韓執也是回過神來了,同意了。
“就是......”趙香香第一次有些踟躇,組織詞措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當時第一次遇見,師師姊姊給了韓官人一件披風。”
“身上穿的、手上戴的,都是教坊司發的胭脂俗物。彆人隻好看著嗅著,但是韓官人卻是抱在懷裡。你是否嫌過我們臟?”
韓執心中一驚,此時他就感覺到了兩道十分“恐怖”的目光。正是蘇洵和程夫人的目光——他們可是蘇軫的親爹娘,這趙香香不提還好,這一提,自己估計就要被那目光“淩遲”了。
他連忙道:“彆誤會彆誤會,我當時不是嫌棄,隻是因為......因為八娘,若是穿了,我怕八娘生氣。”
說罷,韓執偷偷瞥了眼蘇軫,隻見她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顯然對他這番解釋頗為受用。
蘇洵微微眯起眼睛,摩挲著胡須,似在斟酌韓執話語的真假。程夫人則輕輕皺起眉頭,目光在韓執與三位花魁之間來回遊移。
“而且......而且,就是這是一件衣服,何來臟與不臟的說法?你們也是為了活下去的,掙得都是辛苦錢,不是偷不是搶,哪裡臟了?”
“營生無貴賤,人心有清濁,三位娘子憑技藝吃飯,比起那些沽名釣譽之輩,乾淨百倍了。”
蘇洵此時眉頭一挑,倒是對韓執的話有些感到意外。但是程夫人就想的很簡單了,便是開口道:“好賢婿,你可需要給我一個解釋呢?”
韓執此時就有些緊張,倒是蘇軫代為回答:“阿母不用憂心,官人自是沒有對不起我的。”
但是程夫人自然也是不信的,道:“八娘莫要替他隱瞞,你且說來。”
蘇軫笑笑,道:“當時可是十一月,汴京中早已下雪了。官人那時出門去辦理國子監的事情,但是臨出門時未穿外套。”
“隨後就是去了一處糕點鋪子,念叨著要給我買零嘴糕點。故而便是在那時遇到了陳娘子和趙娘子,也是陳娘子心善,故而借了披風而已。”
程夫人還是有些不太信,繼續道:“怎會如此巧合?”
陳師師此時就搭話了,道:“失禮了程夫人,且看。”
說著,她便是起身,打開了花房的窗,然後道:“當時的糕點鋪子,就在咱們蘋鸞樓的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