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燼,你剛才那一套撒嬌扮可憐又是從哪裡學來的?”
腦海裡浮現出陳燼剛才的模樣,阿帽那點佯裝的嚴肅再也維持不住,嘴角勾起的弧度不自覺大了些。
聽見人偶問起這個,陳燼思考片刻,一臉認真地回答道:“大概是從所有觀察過的生物身上總結出來的吧,不能總是照本宣科,我現在這是在學以致用。”
觀察發現,適當展現出自己的柔弱和需求,可以讓對方產生一種被需要的感覺,進而拉近與其他生物的情感距離。
就像很多幼崽向父母撒嬌,會得到更多關注與照顧。
他是不怎麼喜歡跟人類社交,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會觀察人類之間的社交。
在以前的世界,觀察人類的各種行為與情感表達,是他被培育者賦予的任務。
不過他的觀察對象除了學校裡的、培育者帶自己去看的那些人類,也就隻有實驗室裡剛誕生還未轉移走到人類幼崽了。
師生、同學、朋友、培育者和人類、取代者和被取代者,以及創造者和人類幼崽之間的情感互動與交流方式,他都有所觀察。
創造者跟手下剛誕生的人類幼崽之間的交流互動幾乎沒有,按照規則摸個頭、說句乖,在確認完各項身體數據以及完成一些基本的測試後,就將其轉移到了人類的領養機構。
取代者跟被取代者隻要出現,二者就隻能活一隻,他們的交流互動雖然也很少,但他們之間卻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嫉妒、有不甘、有憐憫,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至於培育者跟人類之間,那要看培育者對被領養人類的態度。
他隻見過自己的和那個朋友的。
剛來到提瓦特大陸的那幾年,在做委托的閒暇之餘,他也習慣性地會跑去觀察這裡人類的生活,從他們日常的相處中了解這個世界的情感模式。
兩個世界的人類雖有不同,但情感的表達在某些方麵卻有著共通之處。
所以,學起來倒也不難。
就是某些他那個世界沒有的情感,不被提醒他就察覺不到,隻會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理解,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
而且有的事情不親自下場參與,他觀察到的感覺就像霧裡看花,隻學到了個表麵。
看著陳燼跟自己認認真真解釋的模樣,阿帽彎了彎漂亮的眉眼,微抬下巴,故意地說道:“雖然你這次比起前天晚上的那一次熟練了不少,但還是差點火候,繼續努力吧。”
這家夥麵上一副對世間萬物都洞悉的模樣,平日裡的人情世故也沒有問題。
怎麼在某些時候卻...
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懂,還是在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
這般想著,盯著陷入沉思的陳燼,阿帽哼笑一聲。
管你是真的還是裝的,這種時候,我就是你的培育者。
看著人偶故作老成的模樣,陳燼輕輕“嗯”了一聲,就陷入了沉思。
人偶怎麼能這麼可愛呢?
要是能再跟我這個培育者多撒撒嬌就好了,那樣的話就更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