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重視的就是家中的老大張泓旭了。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甚至還被城裡麵的秀才誇讚過。
當時他們覺得這孩子或許是天生的文曲星下凡,想著孩子聰明就送到村裡私塾裡麵去讀書了。
這孩子可能是因為早產的原因,身體有些弱。他們覺得讓娃娃去讀書也是一條好路子。
乾脆就想著和家裡的人商量送孩子去上學。可誰知道公婆兩個人都不同意。
這可是他們的大孫子。
雖然說王莧莧知道像他們這種農家要供養一個讀書的孩子,那肯定是不容易的。
但是自己的孩子身體弱,她舍不得兒子去下地乾活。
正好這孩子打小就在讀書方麵有天賦。就連城裡麵的夫子都誇讚過。
這哪個當娘的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考慮。王莧莧當時就想著就算是咬著牙,也要把自己的兒子送去讀書。
因此,還和家裡人大鬨了一場。
當時公公婆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抱貝起來家中三房那個小女娃。什麼好吃的都要留給那個丫頭。
在其他人吃的都是粗糧的時候,那個小丫頭吃的卻是米粥。
連著三房那邊也得到了不少好處。公婆在三房的小丫頭出生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就變得偏心了起來。
還經常給三房的人開小灶。
自己當初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她都隻是吃了幾個雞蛋而已。
但是三房的弟妹卻在坐月子的時候又是雞鴨,又是魚肉的。
就連王莧莧這個大嫂看了都眼紅。還有其他幾個妯娌心裡麵都是不舒服的。
這大家都是當兒媳婦的,憑什麼老三家的兒媳婦就能夠過得這麼好呢。
現在還是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偏向男娃的。他們都有些不理解為什麼三房生了一個小丫頭都被當成了寶貝一樣。
公婆兩個人分彆叫做張端和全銀花。他們兩個一共生了四兒三女。
這公婆給幾個兒子取名字也都很簡單,老大就叫做大力,後麵則分彆是二三四力。
這也都是排著序來的。
本來一般來說公婆肯定要麼是偏心老大家的,或者是最小的兒子。
可是他們偏偏就偏心三房。
這老三夫妻兩個可就隻生了一個女兒,都被當成心肝一樣對待。
其他的孫子在這老兩口眼裡看來跟一棵野草也沒什麼兩樣。
他們大房是想要讓自家的大兒子去讀書,所以和家裡麵鬨騰了起來。
至於其他的兄弟弟妹是覺得有些看不慣公婆的偏心。怎麼就三房吃的好,還能夠開小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