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就在我們村西北大學5公裡,那裡現在到處還是礦坑礦洞,很好認。”
妥了,知道位置才是林默最終目的。
“大爺,感謝您的配合,我也就是好奇隨便問問,可千萬彆讓我們所長知道,是要扣工資的。
不打擾您了,我就先回去了,抽空我給您帶點我們所裡的好茶,您不知道我們所長茶葉多的都喝不了。”
林默一邊道謝,一邊跟孫保亮告辭。
“你放心,我不會說的。我都懂,你們這些乾公差的年輕人都不容易。
你這後生不錯,一定好好乾。”
等林默騎車走出老遠孫保國才回過神來。
“怎麼好好的叫著孫主任臨走又改口叫了大爺。”
管他呢,反正這小子再來得給我拿茶喝,孫保亮倒背著手去村裡轉悠了。
90年代鄉村的道路非常難走,加上亂墾亂伐,私自開礦,5公裡的路林默騎了40分鐘,自行車都要顛散架。
大老遠林默就看到了一座不高的山,山上有兩個礦洞,山下則是滿目瘡痍。
這個礦可不是煤礦,是一種瓷礦,本地人稱之為碉堡石。
這種礦石是生產瓷器的主要原材料。
但礦石卻比較散,開采的過程中人容易脫落造成事故。
國家直到2000年後才明令禁止私人亂開采。
立夏之後天氣已經有些炎熱,通往礦洞的道路上長滿了雜草,中間還伴有蒺藜,自行車進去的話估計得紮胎。
沒轍,林默隻能放下自行車步行進入。
兩個礦洞間隔50多米,很快走到兩個礦洞跟前。
林默找了一根木棒,又找來一些塑料袋,把塑料袋纏在木棒上,進礦洞後可以點燃。
(注:90年代漫山遍野白色垃圾,路上很容易找到。)
一來當火把照明,二來如果火焰變小說明氧氣不足,可以及時退出。
林默在礦洞外麵點燃火把,進了左邊看似大點的礦洞。
手中火把滴著油,冒著黑煙,熏的林默鼻子有些難受。
礦洞裡麵很不規則,也不高,裸露的礦石很尖銳,一不小心就能把頭碰破。
越往裡空間變得越窄,洞口變得隻有不到兩米寬。
“吱,吱……”
忽然一群黑影貼著林默的腦袋飛了過去。
“是蝙蝠”。嚇了林默一跳。
不過這種地方有蝙蝠也是好事,最起碼證明裡麵空氣充足。
越往裡行走越困難,外麵巷道還有木頭立柱支撐。
裡麵的巷道卻什麼都沒有,換句話說如果現在出現塌方林默很容易被埋。
“如果在這裡因為塌方被埋,要等好久才能被發現。”
林默此時心裡也有些後怕。
不過林默憑借良好的身體素質,身手敏捷,並加快了腳步。
前麵巷道隻有一米五高而且分成兩條岔道。
一條筆直向前的稍顯寬闊。
另外一條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那是向右的一條路,並且非常狹窄,拐彎處堆著大量石塊,僅露出了40公分左右的洞口。
估計就連這處洞口也可能是因為細小的塌方才露出來。
林默略微思索便開始弓著腰拔開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