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林大我怕說不好。”
張廣銀隻以為林默叫他跟著一塊來看看,沒想到會讓他發表意見,此刻張廣銀覺得有些緊張。
“大膽說,說錯了沒人怪你,再說法醫是你的專業,連你都害怕說,我怎麼辦?”
林默一旁鼓勵道。
“那我就說說看,說錯了您批評指正。
從兩名老者的屍體看,致命傷都隻有一處,刀口平滑,男性死者刀口為14厘米,女性為13厘米,深度為4厘米左右,氣管與食管全部被切斷,就連甲狀腺軟骨也斷裂。
小男孩的傷口有三處,致命傷分彆在脖頸處跟胸部。
年輕女性受害者受到的傷害最多,但除了胸部的致命傷其餘都不致命。”
“嗯,這些都能看的出來,說說案宗上沒有的東西。”
林默不可能這麼簡單就放過小張,繼續追問。
“通過傷口的角度,長度以及傷口深度判斷,犯罪嫌疑人應該為年齡在2545歲之間的成人男性,身高在175到180公分之間。
身體強壯,對人體或者說動物的身體構造比較熟悉。
從兩名老者都是被一刀斃命這點可以看出。”
“那範萍跟她侄子的傷口你怎麼解釋?”
林默又問。
“範萍當時應該跟侄子在臥室內,聽到客廳有響動,出來查看才發現父母被害,並且跟凶手有過搏鬥。
凶手慌亂之中在她身上亂刺,這才導致受害者身上多處受傷,範萍身中數刀後逐漸力竭,最終被凶手一刀刺中胸部導致其死亡。
在範萍跟凶手搏鬥的過程中小男孩倉皇逃跑,被凶手抓住,連刺兩刀,怕沒死透,最後又在男孩脖子上補了一刀。
林大這就是我的想法,不對地方的請您補充。”
張廣銀說話的聲音有些低,看上去還有些忐忑。
“嗯,你能看出這些非常不錯。
那如果說凶手首先一刀紮在範萍的胸口,待她死亡後又殺害了男孩,最後才在範萍身上連續補了幾刀呢?”
“存在這個可能性,可凶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在行凶後不是應該第一時間逃走嗎?”
“動機,我們首先要考慮凶手行凶的犯罪動機是什麼。
如果為了謀財,那麼你剛才的說法沒有一點問題,但如果是報複行凶,那剛才我所說的就對上了。”
“那您為什麼認為凶手是報複呢?”
張廣銀想不通林默是怎麼看出來的。
“血液噴濺的量跟噴濺的方向。你也去過現場,有沒有注意到臥室門口附近牆上以及地麵的血跡。”
“林大,我注意到臥室門口牆上有大量的噴濺血跡,而死者倒地的地方血液卻並不多。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死者倒地之前胸部已經中刀,導致血液大量流失,死後凶手又補了6刀,但那時候死者身體內的血液已經不多。”
“對,但不全對,最起碼死者手上的傷是死前造成的,或者是凶手在拔刀的時候被死者抓住了刀。
另外,你觀察過死者的手沒有,她的手指甲非常乾淨,沒有跟凶手搏鬥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