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身後那名儒士姓宗名承,字世林,荊州南陽人,與許攸、逄紀俱為同鄉。
三人在老家本就相熟,後又同至太學求學,友情更加深厚。
隨著在帝都時日漸久,親眼見證了世風日下,太多的道德淪喪之後,三人下定決心,決定傾儘自己一身所學,奮力去改變這個世道!
於是三人計議,投身名門世家,以期能借助士族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為避免發生被人一網打儘的情況出現,三人遂決定采取狡兔三窟的策略,各投明主。
豈料命運弄人,三人英雄所見略同,選來選去最後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投靠袁家。
然後逄紀率先決定追隨袁紹;
許攸在經過一番慎重考量後,也暫時決定追隨袁紹。
到了宗承這,其實他起初也是比較看好袁紹的。
不過一來兩位好友都選擇追隨對方,如果自己再湊進去,豈不是傷了大家的和氣。
同時三人先前謀劃好的狡兔三窟,不也就失去意義了嗎。
二來袁紹陣營裡有個他非常厭惡之人,偏偏那個人又跟袁紹情同手足,親密無間。
那自己去了豈不是會很尷尬。
既然如此,宗承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去投靠袁術。
不過,等他真正追隨袁術後不禁深感慶幸,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麼的明智。
原來宗承此人博學多才,在學識上堪稱大儒,享名於帝都。
在這方麵上,哪怕把許、逄二人綁在一塊也拍馬不及。
因此他願意來投奔袁術,對袁術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驚喜,立馬倒履相迎,尊為上賓。
而袁術又極善於籠絡人心,他在獲悉宗承唯好女色之後,便帶著宗承日日快活,夜夜笙歌,不出一月便徹底讓其對自己死心塌地,誓死效忠了。
自此袁術也投桃報李,對宗承推心置腹,並拜為謀主。
如今宗承三人雖仍名為好友,但實已各為其主,形同陌路。
彼此都很默契地避而不見,隻管為自家主子出謀劃策,絕不會顧念私情。
當下宗承在清楚了袁術的目的後,忍不住拍掌叫好道:
“明公真乃妙計啊!此計可謂一石三鳥,隻要不出意外,我們必穩操勝券。”
“哈哈,這能有什麼意外,此間有誰會是雷薄,陳蘭兩位豪俠的對手。”
袁術捋著稀疏的胡子誌得意滿,他的這兩位左膀右臂現正在偏廳待命,隻要他一聲令下即可大顯神威。
在他想來,此事已經是毫無懸念,穩操勝券了。
“既然明公如此篤定,那在下尚有一計可為明公錦上添花。”
“哦?世林向來高見,快說來聽聽。”
“明公可用言語激將大公子與二公子,激他們與我等比鬥。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借機除掉他們的心腹之人。”
宗承貼耳向袁術獻策道,
“期間我們還可再設下高額賭注,眾目睽睽之下,輸者自是無法抵賴,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