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上原俊司正式開啟了在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打卡上班之旅。
音樂廳中除了柏林愛樂樂團成員、指揮卡拉揚、鋼琴演奏者上原俊司以外。
還包括了卡拉揚的舞台經理漢斯、托馬斯、戴蒙、dg唱片西柏林地區負責人亞當以及樂團經理人彼得·格爾思等十多人。
這些人是過來參與排練旁聽的,他們要根據舞台上的樂團與上原俊司演奏的磨合情況,來決定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宣傳、什麼時候開始售票、要不要增加場次等等一係列的細節問題。
雖然隻是排練,但是上原俊司今天還是穿了正裝過來,隻是在西裝外麵穿上了一件羽絨外套。
主要的是卡拉揚這個人對形象的要求非常高,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你看他每次總是把頭發梳的一絲不苟的,在舞台的上時候必然是穿著正裝的。
這幾年還好一些,據說以前在演出的時候,卡拉揚是不允許樂團成員留胡子和禿頭的,錄像的時候要讓脫發的成員戴上假發,用彆針彆好衣服不要把肚子凸出來。
所以卡拉揚對像上原俊司這樣二十出頭,身材健碩勻稱的年輕人就非常的欣賞。
也是因為卡拉揚對有顏值的年輕人的欣賞,讓他在1982年向柏林愛樂樂團推薦了薩賓?梅耶,至此開始了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之間長達數年的紛爭。
卡拉揚從1955年接替去世的富特文格勒執掌柏林愛樂樂團開始,至今已是27個年頭了。
按照小提琴家梅紐因在他的《未完的旅程》書中所寫道的:‘有些指揮家,他們自己的名字與樂團的名字已成為同義語,他們在創造作品的同時,也創造了這一珠聯璧合的奇觀……卡拉揚同他的柏林愛樂就是如此。’
柏林愛樂樂團在任命卡拉揚成為自己首席指揮之後,雖然也與伯姆,約胡姆和朱裡尼等客席指揮有過不少合作,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與卡拉揚在一起,成為名副其實的“卡拉揚的樂團”。
他棒下流出的音響輝煌燦爛,無可挑剔。那擁有錦緞般華美音效的弦樂、奇妙的木管、壯麗的銅管,一同構成了傳奇的“卡拉揚之聲”。
在卡拉揚的帶領下,柏林愛樂登上了世界樂壇的頂尖地位,同時也為樂團成員帶來了大量財富與名譽。
在帝王的指揮棒下,柏林愛樂樂團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巡回演出,每次演出受到眾口一詞的讚譽和歡呼,歐洲各音樂節的組織者競相邀請柏林愛樂。
可是當帝王垂垂老矣,新王還未出現之際,這個由卡拉揚帶領著走向巔峰的王國卻悄然埋下了分裂的伏筆。
一方麵,卡拉揚老了。80年代初,他的力量正在消逝,健康同樣不容樂觀,此前他已經曆了一場嚴重的中風。
和所有行將就木的君王一樣,卡拉揚在驕傲與恐懼之間徘徊,變得格外敏感多疑,任何反對言行都將被解讀成對他權威的冒犯,而不是友善的建議。
另一方麵,柏林愛樂已經變得過於強大。在卡拉揚的帶領下,樂團聲名遠播全球,分支團體層出不窮,樂手收入蒸蒸日上,主要成員屢獲殊榮。
“卡拉揚不僅鑄造了樂團,還建造了樂手們的房子”。米歇爾·格羅茲曾經如此說道。
更重要的是,在持久冷戰背景下,哪隻樂團能承擔向“鐵幕”後的世界進行文化輸出的重任?放眼歐洲,舍bpo(柏林愛樂樂團)其誰!
在上述兩點的共同作用下,卡拉揚在樂團大部分成員眼中的形象,從英明的領袖、仁愛的父親逐漸轉向老邁的獨裁者、暴躁的控製狂。
卡拉揚最親密的唱片製作人米歇爾·格羅茲(lotz)曾說,卡拉揚把樂團照顧得太好了,他給他們帶來了榮光,一些人卻開始認為榮光原本就屬於自己。
去年,深得卡拉揚欣賞的德國單簧管青年女演奏家薩賓·梅耶,被卡拉揚推薦到柏林愛樂樂團,意圖讓她出任單簧管首席一職。
然而此舉卻遭到了大多數樂團成員和樂團委員會的一致反對,他們以不願改變不收女性團員的傳統以及薩賓·梅耶隻適合獨奏的理由,拒絕了卡拉揚的提議。
雖然經過卡拉揚幾次的爭取,薩賓·梅耶最後拿到了在柏林愛樂樂團試用期一年的合約,但是這件事卻在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之間埋下了一根分裂“王國”的尖刺。
卡拉揚在此後數年與柏林愛樂樂團之間的紛爭不斷,最終在六年後的1989年下定決心辭去了樂團首席指揮的職務,與柏林愛樂樂團徹底分道揚鑣。
上原俊司注意到,現在舞台上樂團成員中,薩賓·梅耶孤零零一個人坐在她的位置上,並沒有其他的成員與之交談,看來是被其他人所孤立了。
“威廉,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第一小提琴首席米歇爾?施瓦貝,這位是我的大提琴首席奧托馬爾·波維茨基,這位是……”
卡拉揚的神情不悲不喜,隻是很平淡的把每一位成員介紹給了上原俊司,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但他心裡的想法誰也不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