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泉帶著田蜜在古玩城一樓轉了一大圈,發現這一樓的古董店都是些小店。
於是孫泉果斷帶著田蜜上了二樓。
古玩城跟商場的模式是恰恰相反的。
如果是商場,樓層越低位置越好。
但古玩城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樓反而都是些小店,樓層越高卻是店鋪越大。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彆,主要還是受眾群體不一樣。
商場沒有門檻,無論貴賤,都是要買衣服的。
但古玩不一樣,隻要是玩兒古玩的,家境一般都不會太差。
而且越有錢的人越愛玩兒古玩,甚至玩的還都是些大貨。
普通的東西,比如幾千幾萬的玩意兒,根本入不了有錢人的法眼,價值十幾萬的玩意兒對於資深寶友來說也就是入門而已。
這就導致古玩圈中掀起一股以尊為貴的風氣。
玩的越大,那就越有派頭,也越講究個排場。
當然了,這也不是現代才有的風氣。
說起“收藏”二字,真正稱得上古玩收藏的是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衍於當代。
古人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所以古往今來,但凡入了古玩圈子裡的寶友,那都是講究“往上走”的。
具體體現在古玩市場或者古玩城中,那就是——小玩兒玩一樓!中玩兒玩高樓!
至於真正的行家玩什麼?
玩兒地攤啊!
還是那句話,彆以為古董店裡的就都是真品,地攤上的就都是假貨。
要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古往今來,很多炸裂的精品、珍品,恰恰很多都是從地攤上發現的!
隻是孫泉的目的不一樣,他的目的是出手而不是撿漏。
擺地攤的都是小本生意,幾乎沒有哪個攤位老板能買得起他手中的東西。
所以自然就隻能來古玩城了。
而這一樓的小店實力也都一般,真正能接手的,還得看二樓以上的店鋪。
正當孫泉尋思要不要上三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前方就有一家看起來派頭十足的古董店。
這家店名叫珍玩閣,中式裝修,非常的恢宏大氣,而且店麵也不小,足有五百平米左右。
店裡能看到的地方就有二十幾個博古架,上麵的東西孫泉大致掃了一眼,就算不開啟鑒寶神眼,也能看出來基本都是真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