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出兵東征
長安,大政殿。
劉單正和大臣們討論形勢。
曹魏收複了司馬懿叛亂時的土地及司馬懿投奔東吳之事,劉單君臣已經都打聽清楚了。
鄧艾的提前出世令劉單略感驚訝,鄧艾的軍事能力不遜於東吳陸遜。目前看來,曹魏的繼位之君曹霖還算不錯,對夏侯霸和鄧艾都很支持。
不過,現在形勢對大漢還是有利的。雖說曹魏收複了兗州、徐州以及揚州的小部分,但狡猾的司馬懿在撤離徐州和揚州時將大部分百姓、糧草、財物都撤到了江東,曹魏得到的僅是空城。再者,司馬懿得到孫權的支持後仍然堅守合肥,曹魏想要攻克這座堅城是很困難的。
趁曹魏立足未穩,大漢在這個時候出兵討伐勝算很大。隻是最困擾劉單的還是糧草問題,所幸的是貿易方麵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大漢通過出口絲綢、茶葉換得了大批的糧食和肉類。雖說如今曹魏和大漢互相封鎖了邊境,但東吳、盤越、撣國等國家甚至貴霜帝國都和大漢開展了貿易。大漢這些時日所得的進項超出了劉單和諸葛亮的預期。
劉單發現了對外貿易的重要性,看來要專門設立一個職責部門管理此事。對外貿易是千秋大業,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亡,必須提前考慮到這個問題。
經過思考,劉單決定設立市易司,命吏部左侍郎費禕為市易司司長,位同六部尚書。下設司員十餘名,命費禕自行挑選合適人員充任。劉單特彆叮囑費禕要培養一些人員學習外國語言,以便貿易交流。
現在大漢積攢的糧草夠全軍使用十個月,再過幾個月就到收獲的季節,按照今年的雨水、天氣而言應可得豐收。時不我待,出兵!
於是在朝會上,諸葛亮將形勢論說完畢後,劉單道:“如今曹魏立足未穩,正是我大漢討伐他們的最好時機。朕決定出師討伐,不知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群臣儘皆讚成,特彆是武將們紛紛表態願意擔任先鋒上陣殺敵。
劉單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種勇往無前的精神。但他還要等待諸葛亮發話,這是對諸葛亮的尊重。
諸葛亮原本是擔心糧食供應不濟這才未動兵,其實在他心裡又何嘗不想儘快一統天下。他今年已經五十三歲了,自覺沒有太多的時日留給他了,之所以每日兢兢業業的工作就是想儘早實現的理想。現在既然糧食供應問題解決了,自己又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於是諸葛亮出班道:“老臣也以為時機已到,請陛下降旨出兵。”
劉單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朕決定興兵討伐曹魏。朕籌算已久,請相父擔任平東大都督,率領十萬大軍有陳留進兵東征曹魏之兗州、徐州、青州等地。朕親率六萬精兵由官渡北上攻取曹魏河北之地,眾愛卿以為如何?”
諸葛亮答道:“陛下,河北地廣,隻帶六萬兵馬前往未免太少。不如一路興師先收複兗州、徐州,然後再占河北四州。”
劉單沉思了會,覺得諸葛亮所言也有道理,想了想道:“那朕率領六萬精兵進駐官渡切斷曹魏的退路,順便屯田,等待相父佳音。待秋後糧食豐足之時再調五萬軍隊過來,朕再率十萬大軍北伐。”
諸葛亮道:“如此甚好。兵貴神速,老臣以為五日後興師。”
劉單點頭道:“按照相父的意思辦,另外,傳旨洛陽的大將軍趙雲、陳留的魏延及所屬軍隊全部歸相父節製。關興、張苞作為武將,馬謖、楊儀等作為參謀隨相父出征。”
關興、張苞、馬謖、楊儀等出班領命。
劉單又道:“朕這裡命張劍、關索、夏侯忠隨軍出征。京城這裡命弘農王劉永監理國事,命薑維總督兵馬以作後續。”
眾臣領旨。
隻見扶風王劉理出班道:“皇兄,臣弟也願隨皇兄出征。”
劉單笑道:“賢弟勇氣可嘉,你就隨為兄出征吧。”
劉理大喜道:“多謝皇兄。”
劉單站起身來道:“眾位愛卿,此次出征我們一定要消滅曹魏、一統中原。還望無論出征的還是在京的文武臣工都能儘心儘力為此大業努力奮鬥。”
眾臣高呼道:“臣等萬死不辭!”
劉單也高呼道:“大漢萬歲!”
“大漢萬歲!陛下萬歲!”大漢群臣的高呼聲震徹大政殿。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