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多了也麻煩,你今天晚上去了這個那裡,明天就要去另一個那裡,否則容易引發爭風吃醋的矛盾,但是天天提槍上陣劉單有時候也怕力不從心,真不知秦始皇這樣的皇帝怎麼做到天天臨幸不斷的?
十一天後,劉單完成了一整輪的雨露均沾,這才鬆了口氣。第二天,劉單來到椒房殿和星彩聊天。
星彩笑著問道:“陛下最近可累壞了?”
劉單道:“累,朕真不知道先人們怎麼這麼厲害,這麼多嬪妃這身子骨吃的消?朕這幾天都覺得累得不行。”
星彩道:“可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享受陛下這樣的齊人之福呢。”
劉單道:“這倒也是,不過朕還是覺得太累了,今後一定要少納些嬪妃為好。”
星彩道:“有時候這事也不是陛下能夠決定的。”
劉單道:“確實如此,比如麗達和金子姝都是政治婚姻,朕如果不納娶她們不利於外交。不過朕也是發自內心喜愛她們的,既然朕娶了她們就要對她們好,否則不是傷了她們的心?”
星彩道:“也就是陛下如此兒女情長,實屬難得。”
劉單笑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時候也在所難免。前些日子有大臣建議朕冊立太子,子童以為如何?”
星彩道:“此乃國家大事,臣妾豈敢置喙?”
劉單道:“這既是國事也是大事,況且皇兒們從禮法上而言都是你的兒子。”
星彩道:“既然陛下如此說,臣妾就把臣妾的想法跟陛下說說,僅供陛下參考,陛下以為如何?”
劉單點頭道:“子童不必忌諱。”
星彩道:“自古以來,立太子多立嫡長子,大臣們估計也都是建議陛下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的,是不是?”
劉單道:“是。”
星彩接著道:“但於今而言陛下未必需要遵循此製,當此初盛之時能繼承陛下中興偉業的必須是有為之人,其需有才更需有德。之所謂立長子者無非是避免蕭牆禍起引發爭端而已,然則我漢家先朝亦有多位先帝並非嫡長子,例如孝武皇帝、孝昭皇帝皆非嫡長子,而他們卻都是明君。特彆是孝武皇帝何其英明神武,其之能成為大漢天子全在於孝景皇帝慧眼識才。目前諸位皇子年齡尚幼,難以看出誰賢誰愚,陛下如今不過剛過而立之年,之後皇子也會越來越多,不如等他們稍微長大些曆練一番再做選擇也不遲,陛下以為如何?”
劉單歎道:“知朕心意者,子童也。都是朕的親生骨肉朕都疼他們,可皇太子隻能一個,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計朕不能不慎之又慎。所謂立長子之說朕打心眼裡不認可,長子就一定賢良嗎?朕讚同子童的意見,暫時不冊立太子,但是皇長子劉璿和皇次子劉瑤一個已經十四歲,一個已經十二歲了,朕準備封他們為王,給他們點壓力,讓他們好好學習。”
星彩道:“陛下聖明。”
次日,大政殿。
劉單命張正傳旨。
張正拿起聖旨宣道:“陛下有旨,請皇長子劉璿聽旨。”
劉璿上前跪下聽旨。
“聖旨,大漢皇帝令:皇長子劉璿乃朕之元子,今已十四歲。朕秉天緒,承繼大統,遵循古製,建爾國家。茲冊封為燕王,暫不之國,留京學習,欽此。建興十四年三月十六日。”
劉璿謝恩領旨。
張正繼續宣道:“陛下有旨,請皇次子劉瑤聽旨。”
劉瑤上前跪下聽旨。
“聖旨,大漢皇帝令:皇次子劉瑤,今已十二歲。朕秉天緒,承繼大統,遵循古製,建爾國家。茲冊封為魯王,暫不之國,留京學習,欽此。建興十四年三月十六日。”
劉瑤領旨謝恩。
劉單對兩個兒子道:“你們兩個是朕兒子中最早封王的,你們要好好學習,給弟弟們做出榜樣才是。朕對你們寄予厚望,希望你們不要讓朕失望。”
二子拱手道:“兒臣必不讓父皇失望。”
劉單笑著道:“你二人先回宮讀書吧,朕還有政務要和諸位大人商議。”
於是二王告退回後宮去了。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