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單縱馬飛馳了一陣後,掉轉了馬頭看向遠方,心裡還是有些不舍的。
劉單歎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張正在旁聽到後問道:“陛下是在作詩嗎?”
劉單道:“沒什麼。對了,這兩天的事情不許和任何人說,明白了嗎?”
張正笑著答道:“小奴是那種多嘴的人嗎?陛下放心就是了。”
劉單打了他拳,罵道:“你樂什麼樂,回宮。”
回宮後,劉單來到勤政殿,守門的侍衛連忙下跪請安。
劉單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侍衛道:“陛下一夜未歸,丞相曾來求見陛下,小人跟他說陛下龍體不適今日不見人後丞相走了。今日早上張劍將軍和王濬、杜預二位將軍進宮求見陛下,小人也用同樣的理由打發他們走了。”
劉單細看其人,雖然其貌不揚,但身子很健壯,年齡大概十六、七歲的樣子,看他前麵的回話思路也很清楚。劉單有點好奇,於是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侍衛答道:“小人姓王名渾,字玄衝,太原晉陽人。”
“王渾?”劉單在腦海裡飛速的旋轉著三國後期的名將,一會後想起王渾是曹魏後期的名將,乃司空王昶的兒子,很有本事,內心十分高興,問道:“你父親可是王昶?”
“陛下知道小人的父親?”王渾驚道。
“你父親是曹魏名臣朕怎麼會不知?”劉單笑道,“你們做侍衛了。”
“小人以郎官宿衛宮中,夏侯忠將軍看小人還行便提拔做勤政殿侍衛了,小人剛才上任所以陛下沒有見過。”
“朕看你年紀輕輕的體格十分健壯,前麵回答朕的問題也條理清晰,朕覺得你是可造之才。這樣,朕任命你為校尉,直屬於朕的羽林衛隊統領支隊仍歸夏侯思德統率,你們這支羽林乃是朕的貼身衛隊,乃是我大漢最精銳的部隊,你們的裝備也是最先進、最精良的,你可願意?”
“小人,不,末將謝陛下器重。”王渾下跪行禮。
“平身吧。”劉單將王渾扶起後道:“去夏侯思德那裡報到吧。”
“是。”王渾轉身走了。看著他的背景劉單心裡十分安慰:“上次選到了石苞,這次又得到了王渾,我一定要好好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幫助大漢稱霸天下的擎天柱。”劉單很清楚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眼下的大漢跟隨劉備打天下的第一代人才已經沒有幾個了,若不是劉單穿越過來趙雲、馬謖和魏延也早就去世了。蔣琬、王平、董允這些人可以算第二代,那麼現在最需要發掘的便是第三代人才了。
劉單雖然在後世對三國曆史很熟悉,但是畢竟有多寡之分,他最熟悉的是諸葛亮去世前的曆史,之後的曆史雖然也熟悉但遠不如之前那麼精熟,所以很多人物出現他都要仔細過一遍腦子好好想一下才想起來。
不過這已經是逆天的了。目前來看,第三代人才中張劍是大漢最重要的人才,趙雲之後大漢最主要的將領便是他了。
想到這,劉單對張正道:“你去傳子君和杜預、王濬來勤政殿見朕。”
張正領命去後,劉單回勤政殿換了下衣物,然後躺在竹椅上看書休息,這兩天也夠累的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夢中突然出現了張星彩,突然又出現了卑彌呼。
好像有人叫他?劉單睜開眼原來是張正在旁邊叫他。
“朕睡了多久?”劉單問道。
“陛下大概睡了半個時辰,張劍等已在殿外等候,看陛下睡著了不敢打擾。”張正道。
劉單道:“快點請三位大人進來,朕是有點困乏了。”起身整理了下衣服,坐到禦座上等待。
張劍、杜預、王濬三人進殿後下跪行禮:“臣等恭請陛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位愛卿平身,張正給三位愛卿賜座上茶。”劉單道。
三人謝過後坐著等待劉單說話。
劉單走下禦座到三人中間,三人立即起身。
劉單笑道:“你們坐,不必多禮。”然後轉頭對張劍道:“子君,這麼快叫你回來是因為倭國的事情,你應該知道這些事了吧。”
張劍答道:“大致情況臣已經知道了。”
“那麼你怎麼看待此事?”
“臣完全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
劉單笑道:“你這個人啊,明明很有主見就是不肯說要等朕先開口,實在可惡。你不說,朕問另外二位愛卿。”看向杜預。
杜預看劉單看著他隻好起身道:“陛下,臣以為陛下若是決定出兵,臣願統領艦船護送大軍前往倭國。”
“王濬怎麼看?”
“經過這些年我們不斷地建造艦船和訓練水師,我大漢的水師力量已經得到了全麵的升華,可以和東吳之戰,也應完全能出援倭國。”王濬答道。
劉單擺手道:“朕之前也以為倭國在東海之上需要動用水軍,但按照郤正和陳壽額說法目前倒不是很需要水師,最需要的是戰船,運輸兵源、馬匹、糧草的戰船。朕聽說東吳已經建造出了五層高的大樓船,最多三千人能待在船上,而且不止一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