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七日後劉單得到捷報,魏延和李嚴大軍合攻夷陵,東吳夷陵守軍無法抵抗,不過三個時辰城池被攻破,現在李嚴和魏延軍隊合流,近十萬大軍正向江陵而來。
劉單大喜道:“大事成矣。”下令全軍向江陵進發。
來到江陵城下,劉單對城上的陸抗喊道:“陸將軍,你想必已經得到夷陵被破,李嚴十萬大軍已經向江陵進發的消息了吧?”
陸抗道:“陛下妙計,外臣十分欽佩。”
劉單笑道:“對於你這樣的能將朕不得不竭儘全力使用計謀。陸將軍,朕請問你,你這江陵城能抵擋我二十萬大軍多長時間?”
陸抗答道:“這很難說,也許十日內陛下能攻破此城,也許一年內陛下也攻不破也未可知。”
劉單哈哈大笑:“那如果朕圍而不攻呢?”
陸抗道:“這也聽憑陛下聖斷。”
劉單道:“陸將軍,你我都是善於用兵之人,你知道朕不會將大軍乾耗在這裡的,如果朕一麵大軍圍城打援,一麵派遣大軍南下平定荊南四郡然後再來江陵,屆時你江陵孤城又能如何?”
陸抗道:“蒙陛下不棄,以誠相告,陛下所言外臣均已料到,荊州的局勢已經明朗,陛下穩操勝券。”
劉單道:“既然你已經十分清楚了,率眾投降吧,如此也可少點傷亡。”
陸抗搖頭道:“陛下美意外臣心領,隻是我陸氏之後沒有背叛之人,荊州既然亡於我手,我自然當與荊州共存亡。”
劉單歎息道:“你這又是何苦?”
陸抗道:“人各有誌,陛下就不要勉強了。”
劉單道:“既然如此,朕圍你城池,其實也不用打援,孫權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來援助你了。”
“聽憑陛下。”陸抗無奈道。
於是劉單將十萬大軍分作四股,分彆由趙雲、魏延、薑維以及自己統領,將江陵四門團團圍住。三日後,李嚴大軍來到江陵城外,劉單將他的十萬大軍也分彆編入四個陣營,將江陵城包圍的像鐵桶一般。
李嚴來到劉單大營向劉單請罪,劉單安慰道:“正方先生久疏戰陣才中了陸抗之計,不必放在心上。朕因為軍法不得已將你降職,待日後平定荊州時朕再將你官複原職。”
李嚴眼含熱淚道:“臣之罪當死,陛下僅僅降臣官職臣豈敢有怨言?”
劉單又對他寬慰了一番,然後讓他歇息去了。
次日,劉單召集眾將商議道:“江陵乃是堅城,我二十萬大軍在此每日所消耗的糧草也十分厲害,沒必要在此跟陸抗久耗。”
馬謖道:“陛下可留兵十萬繼續圍困江陵,然後再率大軍渡江攻打荊南四郡。”
劉單道:“朕也是這個意思。朕命子龍叔父為大都督繼續圍困江陵城,李嚴、孟達、王平、句扶等將軍皆留下輔助大都督。”
眾人領命。
劉單繼續道:“其餘將軍明日隨朕統率十萬大軍渡江攻打荊南四郡,元儉將軍。”
廖化出班道:“末將在。”
劉單道:“將軍久在荊州熟悉荊州各處,朕命你為前導將軍領兵一萬為大軍先鋒。”
廖化領命道:“末將遵命。”
“各位都去做準備吧。”劉單道。
眾人走後,劉單道:“也不知道紹先他們怎麼樣了?怎麼一點休息沒有?”
卻說霍弋和關索領了聖命後率領五萬精兵出南州直取荊南四郡中的桂陽郡,一路披靡來到郡治郴縣,得知東吳左將軍丁奉率兵三萬在此駐守。
安劄完大營後,霍弋和關索商議道:“聽聞丁奉是員久經沙場的老將,我等此次前來可要小心謹慎。”
關索道:“我等明日前去會會此人看他如何再做計議。”
次日,霍弋和關索率領大軍來到城外布陣,丁奉也率兵出城列陣相待。
關索出陣道:“前方可是丁奉將軍?”
丁奉拿著大刀向前答道:“正是。你是何人?”
關索道:“我乃大漢將軍關索是也。”
丁奉複問道:“你是關公的三公子?”
關索道:“正是。”
丁奉道:“令尊昔日威震華夏,我有幸瞻仰過令尊的風采,至今仍然曆曆在目。今日能得見少將軍不甚欣喜。”
關索道:“將軍謬讚,將軍乃沙場老將也是前輩,關索十分佩服。隻是如今天下大勢在我大漢,將軍何必螳臂當車?不如歸順我大漢,我大漢皇帝陛下一定重用將軍。”
丁奉擺手笑道:“我等軍人隻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管其他,我主對我恩重如山豈能背棄?今日既遇到少將軍,丁奉正好請教關家刀法。”
關索道:“既然如此,得罪了。”舉起大刀策馬向前。
丁奉也抖擻精神向前接戰。二將都用大刀,你來我往交戰三十餘回合後,丁奉漸漸不敵,勒馬回陣道:“不愧為關公之後,論單打獨鬥我不是你對手。可將軍想要攻破我郴縣卻也並非易事。”
關索笑道:“你我各儘全力便是。”招呼全軍進攻。漢軍全體鼓噪而上向吳軍進攻。吳軍這裡卻沒有動靜,隻是呆呆的看著漢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