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端坐在高位之上,目光威嚴地掃過下方整齊列陣的三軍將士們,緩聲道:“朕衷心期望諸位能在往後的時光裡勤修苦練武藝,待到將來馳騁疆場之時奮勇殺敵、建立功勳。隻要爾等有所建樹,朕定然不會吝嗇賞賜與封爵!”話音剛落,隻聞得山呼海嘯般的回應聲響起,三軍將士齊聲高呼:“謹遵聖命!”
這時,一員將領跨步而出,正是張劍。他單膝跪地,抱拳向劉禪奏道:“啟稟陛下,今日恰好輪到我軍考核將士們武藝的良辰吉日,懇請陛下親臨現場予以考核評判。”劉禪一聽,頓時興致盎然,忙追問道:“此次考核是否為一對一的比武較量呢?”張劍恭敬回答道:“回陛下,不僅有比武切磋,亦設有比試箭術之項目。”劉禪不禁興奮地拍起手來,朗笑道:“既是如此,那便先從比試箭法開始吧。不過嘛,既然是比試,總得有些誘人的彩頭才更有趣味。”
張劍略作思索後答道:“依微臣之見,此番箭法比試的勝出者,可晉升軍功一等。”劉禪微微頷首,但似乎仍覺不夠滿意,稍作沉吟後說道:“朕親自前來觀賽,自當有所表示才行。嗯……”說罷,隻見他緩緩解下身上所披的那件明黃色金龍披風。此披風乃是用上等綢緞織就,上麵繡著栩栩如生的金龍圖案,彰顯出無上的尊貴。在那個將君權視為天命所授的時代,皇帝所用之物絕非尋常人能夠隨意享用的。
劉禪手持披風,高聲宣布道:“朕再添一份厚禮作為彩頭——箭法優勝之人,便可獲得朕這件披風!”此言一出,全場嘩然,眾將士皆瞪大雙眼望向那件披風,眼中滿是渴望與熱切。
劉禪麵帶微笑地吩咐手下將那件華麗的披風高高地懸掛在了樹梢之上。那披風迎風飄揚,宛如一麵旗幟般引人注目。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待人群漸漸安靜下來後,隻見張劍穩步走到舞台中央,他身姿挺拔,氣宇軒昂。環顧四周一番後,高聲說道:“諸位將士!今日在此舉行騎射比試,以檢驗大家的技藝。誰能射得更準,便能獲得獎賞!現在可以開始啦!”
張劍話音未落,軍中便如離弦之箭一般衝出一匹駿馬,馬背上坐著一員威風凜凜的偏將。隻見他身手敏捷,一個漂亮的翻身動作,穩穩地拉住弓弦,刹那間一支利箭呼嘯而出,直直地飛向遠處的靶子,不偏不倚,正中紅心。這位偏將麵露喜色,驅馬來到台前請功。
然而就在此時,又是一陣馬蹄聲響徹全場。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另一員偏將飛馬而出。他同樣身手不凡,在急速奔馳的馬匹上,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迅速開弓放箭。隻聽“嗖”的一聲,第二支箭也準確無誤地命中了靶心。
看到如此精彩的表演,劉禪不禁興奮地叫起好來。而就在這時,第三位將軍也不甘示弱,縱馬飛馳而出。與前兩位不同的是,他選擇在距離靶子很遠的地方停下馬來。但見他側身彎腰,穩穩地搭上弓箭,然後用力一拉,隨著弓弦發出清脆的響聲,箭矢如同閃電一般劃過天際,最終也是精準無比地射中了靶心。
目睹這一幕幕精湛的箭術展示,劉禪心中大喜過望。這些漢軍將領們展現出的高超技藝,讓他對自己麾下的軍隊充滿了信心和自豪。
就在此時,眾人矚目之下,隻見一員猛將拍馬疾馳而出。他手中緊握著一張硬弓,動作嫻熟地搭上一支利箭,而後毫不猶豫地鬆開弓弦。刹那間,這支離弦之箭如同閃電一般呼嘯而去,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更令人驚歎的是,它不僅準確無誤地射中了原本就插在靶心上的箭矢,更是勢如破竹般直接貫穿而過,穩穩地釘在了後麵的靶子上。如此神乎其技的一箭,充分展示出射箭之人高超的技藝和驚人的臂力,可謂是精準與力量的完美結合。
一直在台下觀戰的劉禪見此情景,不禁喜形於色,連忙揮手示意這名將領登上演武台。待那人走到近前,劉禪定睛觀瞧,發現這位將領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生得一副好皮囊。他麵龐白皙如玉,猶如冠冕加身;鼻梁挺直高聳,恰似山巒聳立;雙眼大而明亮,宛如星辰閃爍;身材高挑修長,估摸約有一米八左右。僅僅隻是這麼一眼望去,劉禪心中便暗自思忖:此子儀表堂堂、威風凜凜,必定是難得一見的將才啊!於是趕忙開口詢問道:“不知將軍尊姓大名?”那小將微微抱拳行禮,朗聲道:“回陛下,末將姓文名雲,表字子辰,乃是河北人氏。”
劉禪聽後,口中輕輕念叨著:“文雲……河北人士……”正當他思索之際,站在一旁的張劍突然上前一步說道:“陛下,這文雲正是當年袁紹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將文醜之後孫呐!”
劉禪恍然大悟道:“原來是名將之後,這也就難怪了。”
在這裡,筆者必須鄭重地糾正一個長久以來存在於大眾認知中的曆史事實。那便是在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裡,被描述成由關羽親手斬殺的文醜,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嚴謹的曆史典籍《三國誌》的明確記載,僅僅表明文醜是命喪曹軍之手,但並未確切指出其是死於關羽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