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騭麵帶得意之色說道:“如此精心策劃之布局,定然是萬無一失啊!隻需靜待陛下龍馭賓天之後,吾等便可齊心協力地擁立太子登上皇位。屆時,這滿朝的政事大權便會儘數落入吾等掌控之中啦。”
一旁的全琮亦是滿臉笑容地點頭應和道:“所言極是啊!待到那時,這天下儘在我等股掌之間,哈哈哈,每每想到此景,實令我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盼望著那一天早日降臨呢。”
然而就在眾人皆沉浸於對未來美好憧憬之時,唯有諸葛恪在此刻卻突然變得沉默不語起來。熟知其心中所想的步皇後見狀,輕聲開口言道:“雖說計劃已然完備,但諸位切莫忘記,太子尚且年幼無知,即便順利繼承皇位,日後若無得力重臣從旁輔佐提點,恐怕亦難以妥善處理這紛繁複雜的軍國大事呐。”
步騭聞聽此言,略作思索後回應道:“娘娘所言甚是有理。依老臣之見,待陛下駕崩之際,吾等大可假借陛下之名偽造一份遺詔,明確指定托孤重臣,以保新帝能穩坐江山。”
步皇後微微一笑,目光轉向步騭問道:“想當年,大漢先主劉備臨終前曾將幼子劉禪托付給丞相諸葛亮。不知依丞相您來看,咱們大吳此番若要選定托孤重臣,究竟當屬何人方能擔此重任呢?”
麵對步皇後的這番詢問,步騭不禁麵露難色,遲疑片刻後方才緩緩答道:“呃……這個嘛,老夫一時之間倒真是難以斷言呐。”
而站在一旁的全琮原本似有話要說,怎奈卻被身旁的長公主暗中伸手攔住,於是他也隻得乖乖閉上嘴巴,不再言語。一時間,屋內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一直低頭默默喝茶的諸葛恪身上,隻見他依舊是一副不為所動的模樣,對於大家投來的視線恍若未覺般,隻顧自個兒靜靜地品味著杯中之茶,始終未曾開口吐露隻言片語。
步騭用深邃而犀利的目光凝視著眼前意氣風發的諸葛恪,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深知這位年輕人已然下定決心,欲成為托孤之臣,其手中緊握著重權,掌控著禁軍,更有皇後作為堅實後盾。步騭不禁意識到,如果自己不順從他們的意願,恐怕會招來不測之災。
想到此處,步騭長歎一聲,心中已有定奪。畢竟自己已至暮年,曆經風雨滄桑,何必再與年輕人去爭奪權力呢?隻要能夠確保自己後半生安享榮華富貴,可以靜心讀書、潛心著書立說,便已足矣。
於是,步騭開口說道:“依我之見,如今我大吳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若無一位精力充沛且才華橫溢的重臣挺身而出,實難擔當起這等艱巨之重任啊!想當年,大漢那邊的托孤重臣乃是智謀過人的諸葛亮,而今觀我大吳,亦應以諸葛氏來肩負此重任,或許這便是上天之意吧。元遜啊,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聽到步騭這番話,諸葛恪連忙拱手作揖,謙遜地回應道:“下官年紀尚輕,見識淺薄,實在不敢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丞相大人您德高望重,位居百官之首,理應由您來擔此大任呐。”
步騭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手,緩聲道:“老夫如今已是年近六十之人,精力早已不複往昔,難以承受這般繁重事務。況且,我的誌向在於鑽研學問和撰寫著作,你就莫要再為難於我啦。”
步皇後微微側過頭,目光緩緩移向全琮,輕聲問道:“那麼衛將軍對此事究竟有何看法呢?今日在此,大家都可暢所欲言,不必有所顧忌。”
全琮被這突如其來的發問弄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心中暗自思忖著如何回應才最為妥當,但一時間腦海裡竟是一片空白,不知從何說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整個大殿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之中。
就在眾人等待得有些焦急的時候,過了許久,長公主終於開口打破了僵局,她微笑著說道:“回稟母後,兒臣等人自然會謹遵您的想法行事。”
步皇後聞言輕輕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我不過是深居後宮的一介婦人罷了,對於國家大事又能知曉多少呢?這般重要之事,還是需得聽聽衛將軍的高見啊。”說罷,她那雙美麗而深邃的眼眸緊緊地盯著全琮,似乎在期待著他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全琮感受到來自步皇後的注視,隻覺得如芒在背,額頭上不禁滲出一層細汗來。猶豫再三之後,他硬著頭皮抱拳施禮,正色道:“依微臣之見,少傅大人不僅年輕有為、才華出眾,而且多年來一直擔任太子的授業恩師,對太子可謂是儘心儘力。因此,由少傅大人出任托孤重臣一職,實乃再合適不過了。”
聽到全琮這番話,步皇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嘴角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說道:“既是如此,那就這麼定下來吧!待到太子日後繼承大統之時,便請少傅大人出山,擔當此重任。畢竟大家都是自家人,隻要是信得過之人坐上這個位置,本宮也就放心了。”
此時,站在一旁的諸葛恪連忙上前一步,向著眾人恭敬地拱了拱手,朗聲道:“承蒙諸位抬愛,既然大家如此信任下官,那下官也就不再推辭了。必當竭儘所能,不負眾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