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大秦朝廷動作,特使奔赴各郡縣,瞬間便讓整個大秦朝野為之震動,各郡縣接到政令與王詔,立即著手部署抗旱與防蝗。
山東諸國都在看笑話。
民間商社的禁運,更為的嚴格,幾乎是全麵停止。
時間一天天過去,大旱越發的嚴重。
二月,春耕開始。
隻是比起往年的春耕,這一年的農人,臉上都帶著愁容。
各地都派遣了勸農吏,但是效果不好。
相比於其他郡縣,臨洮縣的情況稍微好一些,由於岷的提前鋪排,龍骨翻車,筒車遍布各處。
臨洮縣境內,又有岷水與洮水,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岷於政事堂中,頒布勸農政令,主吏王清鋪排春耕諸事,雖然都清楚,這一次的春耕,必然會損失慘重,但他們彆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青禾統籌各大工程開工。
岷看著青禾,語氣肅然,道:“縣府接下來的問題很多,壓力也會很大,各縣道,以及各鄉道這一年內,全部都要開工!”
“這是我們應對饑荒的後續準備。”
“龍骨翻車,筒車,以及防蝗宣傳,準備我們都做了,但是最後的作用有多少,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清楚。”
“一旦饑荒席卷關中,各地工程開啟,便是活人之法。”
說到這裡,岷喝了一口白水,略微頓了頓,道:“除此之外,一旦饑荒席卷關中,縣府必須要做好接納難民的準備。”
“這是災難,但對於臨洮縣也是一次蛻變的機會!”
“臨洮縣能夠成為隴西大城,就看這一次了。”
“曆史不會給臨洮縣第二次機會!”
不是岷誇口,而是事實如此。
由他這個熟知曆史的人在,能夠探知一頁未來,臨洮縣都抓不住這樣的機會,以後就算是再有機會送到門口,他們依舊是難以把握。
旱災嚴重,有些山地,無法引水,根本難以耕種。
就算是主吏犁下去,依舊是不見分毫水分,全部都是乾土,這樣的土地就算是種了,也是白種。
在臨洮縣的大部分地方,由於溝渠疏通,引水上岸,又有龍骨翻車,與筒車提水上岸,春耕是沒有任何問題。
深入鄉野的吏員不斷地送來消息。
清水鄉,板大口亭,小紅裡。
岷帶著書吏以及黃粱,黃羊趕到,當地裡典一臉的悲傷,看到岷,一句話沒有說,便哭了起來。
這一刻,深入當地的官吏周走過來,道:“上令,小紅裡,乃是山地,而且,位置都比較高。”
“我們的龍骨翻車,還是筒車,短時間內,都難以將水引上去。”
“下吏也跟著去看了,主吏犁一下去,翻上來的土壤,依舊是沒有水分,根本難以耕作。”
看著聚集的庶人,岷也是眉頭微皺,小紅裡,不是一個個例。
“寸,聯係青禾與王清,確定全縣之中,猶如小紅裡一樣情況的地方,讓深入鄉野的吏員立即上報,縣府統計出來。”
“諾!”
點頭答應一聲,書吏寸將問題全部記了下來。
這一刻,岷將裡典扶了起來:“老裡典,彆哭了,我們要正視問題,然後去解決他。”
說完,岷望著神色木然的庶人,道:“各位小紅裡的國人百姓,旱災席卷,非爾等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