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陛下也有自己的策略?”
“是的,朕有自己的策略。”
“不行的,陛下,您連仗都沒有打過,您的策略都停留在了紙上。”
“朕問你,若魏軍集結主力攻打徐州,你能守多久?”
“魏軍過不了徐州防線!”
“若魏國主力儘出,攻打徐州,你能守多久?”
“多少主力?”
“三十萬!”
“陛下認為魏國會以三十萬主力攻打徐州?”
“會!”
“為何不是中線的宋州或者西線的秦州?”陸康問道,“擊破宋州,渡江而下就是京畿,而且汴河連通汴州梁京和宋州睢陽,又南下入漢江,魏軍隻需要發兵擊破宋州,便可從國內源源不斷運輸糧草和兵力。”
“汴河入漢江,有劍門關,劍門關易守難攻,魏軍的糧草無法過劍門入江。”李彥說道,“打中線,魏軍就隻能攻破睢陽,卻無法越過劍門關,最後隻能在宋州南部、漢江以北修建堡壘城池,對劍門展開圍困,我軍可水師增援劍門,扼守防線。魏軍打宋州這不是上策。”
陸康微微一驚,再看李彥的眼神,有些變化了,剛才的輕蔑也少了幾分。
其實陸康根本就不打算聽李彥談論邊防問題的,他認為那都是浪費時間,所以他才直接提要求讓李彥將權力交給韓世忠,自己在皇宮裡喝酒睡女人就夠了。
但沒想到李彥居然還能分析出中線的利弊來。
“那以陛下來看,何為上策?”陸康來了興趣。
“若我是魏主,用三路齊發,但主力會打徐州。”
“為什麼不打西線的秦州?”陸康又問道。
“秦州雖然是我朝西大門,秦州一破,魏軍可順江而下,避開劍門關,直接兵臨京畿,但魏軍在秦州沒有水師,若他攻破秦州,我軍可調度戰船到南岸渡口,秦州戰場會陷入持久戰中。”
說到這裡,李彥目光直視陸康的眼睛:“魏軍強大,且國力充沛,但你知道魏主在此次南下中最怕什麼嗎?”
陸康也直視著李彥的眼睛,他心裡越來越震驚。
這真的是那個昏君說出來的話?
“最怕什麼?”陸康忍不住問道。
“最怕的就是持久戰,而且是陷入西線的持久戰,所以一定會主力打東線,因為那樣更快!”
陸康故作鎮定地問道:“臣愚鈍,不慎理解。”
“陸卿可是名將出身,怎麼可能不理解朕的這句話?”
“請陛下賜教。”陸康嚴肅起來。
“從徐州南下後,便是常州,常州沿河道抵達姑蘇,姑蘇以及太湖周圍,是我朝東部賦稅重地,除了田賦,商稅也非常充足。魏軍若擊垮我大夏東南,控製常州和蘇州,這仗就不用再打下去了!”
“陛下說隻要控製常州和蘇州,就不用再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