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儘快做調整!紋繡院所有的紡織機全部換成這種八錠的!”
李彥看著陳淩。
陳淩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是!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絲綢的質地可能不會太好。”
“無妨,朕要的是數量。”
在商業化麵前,質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的。
要那麼好的質量乾什麼?
穿一輩子?
那朕還怎麼賺錢?
用規模化來拉低邊際成本,把絲綢的價格打下來,購買頻次增加,可以大大增加收入。
“一個月之內加三百台,沒問題吧?”
“沒……沒問題,但是……”
“沒有但是,缺錢找戶部,戶部不給就找王元吉,地方不夠就找一個大一些地方。”
站在一邊的王元吉微微一顫。
李彥轉過身對王元吉說道:“這事盯緊一些,不要出岔子,尤其是原料的供應。”
王元吉立刻說道:“是,若遇到任何問題,奴婢會及時跟陛下彙報!”
“
離開了紋繡院後,李彥就回去休息去了。
他算過一筆賬,在過去,一個傳統的紡織女工,要紡織一匹紗需要至少七天的時間。
這種八錠的珍妮紡紗機,是傳統紡紗機效率的八倍。
也就是說,一天一匹紗是沒有問題的。
過去一匹紗600文,利潤大概500文。
一個手藝熟悉的女織工需要七天才能賺500文,一個月辛辛苦苦賺二兩。
假設一個民間商人雇傭有100個女工,一個月共賺200兩。
按照李彥的邏輯,現在一匹紗賣300文,一匹紗賺200文,但是現在一個女織工一天一匹紗。
100個女工一天織100匹,一天可以賺文,也就是20兩,一個月就能賺600兩。
一匹紗的售價降低了一半,但收入卻增加了3倍!
這就是生產力提升的作用!
而且還不僅僅是生產力,作為一名穿越者,產業鏈的概念肯定是知道的吧?
分工協作的流水線、標準化,知道這些也很正常吧?
這些全部都是20世紀開始崛起的產物,它們快速形成了產業群,使得人類商業模式可以像病毒一樣複製。
如果這種八錠的紡紗機開工,下一步就是大規模采購原材料,然後將紋繡院的生產模式徹底改變。
如此一來,既可以對內低價出售紗巾、絲綢,甚至布匹,還能夠以低價的商品去晉國權力階層找代理商,拉攏晉國的勢力。
前世在商業裡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李彥深知,利益關係才是最可靠的關係。
商業講究的是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