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為何如此?”
“因為朕也不想打了,朕可以給你大量的絲綢,換兩國和平。”
“陛下認為絲綢就能換兩國和平?”
“紗巾和布匹都可以給,低價給。”
反正再怎麼低價,朕都賺。
“那也不行。”魏合搖了搖頭,“大魏不會因為絲綢就停戰。”
“那如果一年一百萬匹絲綢都按照這個價格給你呢?”
魏合頓時站了起來,瞪大眼睛道:“當真?”
“朕現在說了你未必相信,你回去可以等著,朕安排人以這個價格送給你,但你先不要聲張,等朕真的把貨給你,你交了錢,你就知道了。”
魏合腦瓜子裡快速計算起來,一年一百萬匹,每匹哪怕賺500文,一年能賺50萬兩!
大魏朝堂一年的稅收大概在1200萬兩。
魏合依靠絲綢賺的財富就能到國家稅收的4,這誰聽了不心動?
而且一年一百萬匹,是絕對無法滿足魏國這種超級大國的。
魏國現在官方統計的人口就多達八千萬,世家還隱藏了很多戶籍,是官方無法統計到的。
當然,按照社會等級,不可能都穿得起絲綢,且魏國也不允許身份低微的人穿絲綢。
可龐大的人口基數,必然鑄就龐大的特權階層,哪怕是1的人,數量也足夠龐大。
這群人對絲綢的需求絕不是幾件換著穿這麼簡單。
說到底,在這種時代,定期更換衣服對平民剛需,平民一件布衣可能穿十幾二十年。
但對於貴族公卿,絲綢衣服一年可能準備數十件,來年再準備一匹新的。
底層人認為貴族的絲綢穿久了是要洗的,但可能他們穿了一段時間就扔了。
“對了,布匹的價格朕也可以給低,絲綢你賣給官僚公卿,布匹你賣給平民百姓。”
“如此說來,陛下不殺我了?”
“為何要殺你?”
“多謝陛下!”
“朕到時候派人如何聯絡到你呢?”
“陛下隻需要讓人來找我,說是做絲綢買賣的,我會交代下麵的人留意。”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劉文靜,你安排幾匹馬,再給一點乾糧,再派人送四皇子一程。”
“是!”
魏合走了,楚丘城被夏軍占領,魏軍的反抗已經全部被粉碎。
回來後,劉文靜疑惑道:“陛下為何不殺魏合,他可是敵國的皇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