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合大為震驚:“那我們豈不是發財了?”
“如果他們給的貨物充足,我們確實發財了,我們隻需要比市麵上便宜數百文,那些人就會都買我們的。”
“十萬匹我都要了!”
“請先支付五千兩銀子。”
“好,我給你,如果後麵沒有貨,你可彆想出魏國。”
“那是自然,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我家主人說,每次把貨運輸到殿下這裡,很麻煩,尤其是我們拿到錢,運出去就更麻煩。”
“你放心,我給你開具放行的文書,沒人敢攔。”
“那也不行。”
“那你們想乾什麼?”
“我們想在夏丘郡設立一個互市點,殿下以後要買,可以去那裡買。”
“那我豈不是還要組織人去運輸?”
“汴河運輸之方便,花不了多少錢,這些豐厚的利潤,會讓殿下賺得盆滿缽滿。”
“好好好,剩下的貨呢?”
“在夏丘郡。”
“讓我自己去取?”
“派人去就可以。”
魏合來回走幾步說道:“好,我答應!”
裴濟走之後,周浚說道:“殿下,卑職以為可以以此事來去說服信陵君。”
“如何說服?”
“陛下現在的心病是什麼?”周浚問道。
“嗯?”
“是缺錢!”周浚道,“此次損失慘重,朝廷要給撫恤金的,至少二十幾萬人戰死,數百萬兩撫恤金。我朝國庫一年稅收不過一千多萬兩,陛下現在一定為撫恤金發愁,信陵君也一定為這事在想辦法。而你,如果從夏主那裡拿到三百萬匹絲綢,每一匹絲綢賺600文,也有180萬兩了。這已經解決了接近一半的撫恤金!”
“那我不要錢了?”
“通過這件事取得信陵君的支持和陛下的信任,比賺錢更重要。”
魏合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笑容:“有道理!就這麼辦,不過我自己好歹也賺一些,你們也拿一些,大家都賺,這件事才能長久。”
魏合並不知道,絲綢其實是小賺。
真正大賺的是紗巾和布匹,這才是剛需,是平民的剛需。
平民比士人的數量要多得多,一旦李彥的產能徹底擴張開,有蘇州和常州源源不斷供給原料,一匹匹布將會日以繼夜地從工廠裡出來。
四月初一,李彥坐在江寧城小春街的茶樓上。
對麵有一家新開的絲綢商行,就叫紋繡商行。
門口放著一塊招牌:一匹絲綢一兩五百文,走過路過彆錯過。
劉文靜用一種震驚的眼神看著下麵說道:“公子,這些人都瘋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