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精鹽恐怕還需要再等兩個月,蘇常一帶正在用海水做測試。倒是您之前說的高爐,工部已經做出來。”
“高爐做出來了!”李彥心頭一顫,激動地說道,“焦炭呢?”
“工部昨天寫給臣一份初步的彙報,焦炭已經使用過一遍。”宋濂回答道。
“情況如何?”
“目前穩定,不過由於冶煉的鐵不多,無法做評估。”
“走!去看看!”
李彥懷著激動的心情很快到了工部,陳淩急匆匆趕來。
“陛下。”
“高爐呢?”
“高爐剛建立起來不久,不如等臣等多試幾次,陛下再來查看。”
“無妨無妨,快帶朕看看,快!”
“這邊請!”
進入工部的軍器監之後,沿著裡麵一直走,走到最後麵,才是冶鐵的地方。
這一片高爐冶鐵還是機密,所以不是以大和廣為主,而是以隱蔽為主。
前麵正是濃煙滾滾,陳淩進去後再出來,才說道:“陛下,請!”
等李彥帶著幾個心腹大臣進去的時候,裡麵的工匠們都停了下來。
李彥對那些工匠說道:“你們繼續,不要因為朕來了就局促,該做什麼做什麼。”
“陛下,您看這邊,這就是高爐。”
李彥抬頭看去,一座雄壯的高大爐子佇立在眼前。
它還顯得有些粗糙,是用磚頭和泥土壘積起來的,由於燒焦炭,爐口很快就被熏黑,但卻有一種粗糙的美感。
“陛下,那最上麵是爐喉,爐料從那裡加入進去,煤氣從那裡導出來。這中間一部分就是爐身了,再下麵是爐腰和爐腹,最下麵是爐缸和爐底。”陳淩很仔細地介紹著,“目前來說,這座高爐的運行非常穩定,我們做過對比,鍛造同樣的鐵,高爐是之前爐子的五倍。”
陳淩此番話一出,大臣們忍不住震驚。
宋濂問道:“若鐵礦增加,工藝變多,還是五倍嗎?”
“差不多,不會改變。”
“如此說來,這鐵……這鐵不缺了啊!”公孫讚用一種震驚的語氣驚呼道,“那邊軍鐵甲豈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何止鐵甲,箭簇、重弩、長槍,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陳淩又命人將高爐冶煉出來的鐵取過來。
“陛下請過目,這是之前的鐵,這是高爐鍛造出來的鐵。”
李彥接過來,隻知道入手的質感不同,卻看不出有什麼其他的不同。
陳淩解釋道:“這種高爐鐵降低了脆性,更加堅韌,更適合製作出更多工具、兵器。”
“堅韌?”宋濂疑惑道。
“可伸展性更好。”陳淩解釋道。
“原來如此。”
“這樣的話,鍛造的鐵甲甲片更加精密,也更加堅固。這種鐵,能夠滿足陛下之前提到的胸甲,臣專門製作出了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