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騎兵的編製,是為了能有充足的騎兵,快速配合其他規模更大的步兵軍團。
曹岩將騎兵軍團放置在城東的坡地之上,原本是打算等夏軍久攻郾城不下,軍心疲憊之時,做縱深大切割。
不料夏軍攻城之迅猛,完全超出了認知。
韓世忠知道,曹岩是想在這裡拚命,為長平的魏軍爭取時間。
隻要長平魏軍能爭取時間做調整,夏軍攻克長平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樣往後推延,梁京就有充足的時間調兵遣將。
或者說,魏軍就有充足的時間去滅晉。
魏軍的戰略目的不是抵抗夏軍,而是滅晉。
夏軍的戰略目的不是消滅魏軍,而是阻止魏軍滅晉。
一切戰術都是為既定的最高戰略服務。
脫離了最高戰略的戰術,是浪費人力、物力和錢財的無用戰術。
當人們翻看書籍看那些過往的戰例,會驚呼很多戰術看似好像表現得主將很蠢。
但實際上看書者隻看到了一隅,他們沒有搞清楚背後更高層次的戰略目標。
這也是曹岩明知是死,還要留在這裡,還要在城中血戰到底,還要發動騎兵最後衝鋒的原因。
虎豹軍依然是聞淵訓練出來的,聞淵以驍勇、軍紀如鐵聞名當世。
郾城之戰的尾聲,何嘗不是大夏第一名將與大魏第一名將的另一種對決?
隻是這種對決,夏軍因為掌握了火器,已經占據了主動優勢。
虎豹騎參將聞義是聞淵的侄子,他大約三十出頭,體壯如牛,是衝鋒陷陣的虎將。
當他看到狼煙之後,翻身上馬,手持十三斤的長槍。
不遠處的虎豹騎兵軍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集結。
士兵們披上鐵甲,手持長槍,腰間佩戴戰斧或者鐵骨朵,掛著盾牌。
聞義高舉長槍,在隊伍前奔跑。
“虎豹騎的兒郎們!我們的榮耀是什麼!”
“馬革裹屍!”
最前麵的騎兵高呼出來。
隨即,呼聲如同海浪一樣開始翻滾,朝後麵湧去。
最後,整個虎豹騎開始高呼:“馬革裹屍!馬革裹屍……”
無儘的熱血高呼,仿佛要推雲移山一樣。
魏國那強大的國力在這一刻彰顯無疑。
“跟隨我的腳步,無論生死,衝向敵人,衝向死亡!”
聞義第一個衝出去,其他騎兵緊隨其後。
從遠處望去,便如同黑色的瀑布從高坡上滾滾而下,卷起了滿天的塵埃。
鐵蹄聲如雷霆一般從高地上奔騰而下,似要將那大地震碎!
等最前麵那一批騎兵下來後,隊形快速伸展開,平鋪在郾城以東的闊野上,形成了浩浩蕩蕩的鋼鐵洪流!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