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之地湖泊眾多,土地肥沃,其實是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
為什麼說是最適合的?
蘇常因為河流縱橫,又曾經是吳國的中心,已經形成了以太湖為中心的商業版圖。
荊州的江漢平原之前大多數都淹沒在雲夢澤裡,現在不少地方依然沼澤密布。
近百年雖然不斷有荒田被開墾出來,但卻始終集中在南郡以及長沙郡兩片區域,其餘的地方基本上是山區與丘陵。
但洪州不同,洪州雖然也有一半的山區,可氣候更加溫暖,日照更加充足。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非常適合耕種的農業區。
既然如此,如何利用就成了現在要重點考慮的了。
洪州缺人嗎?
洪州當然不缺人!
更不缺種地的人!
就說這五家的部曲,加起來就有四千戶,還有更多無數數不清的佃戶。
這些人缺的是地。
那麼可以直接贈送嗎?
肯定不行!
倒不是李彥小氣,免費送會造成兩點不好:
一、會造成是一個人都會來領田,有些街溜子根本就不想種地,可這便宜不占白不占。
那有人說,送之前查資料不就行了。
嗯,這種人最喜歡給自己增加活,把流程搞複雜。
為什麼?
因為流程越複雜,越好拿錢。
但也有可能隻是單純的蠢。
二、免費送,還會造成某個地域的田送完了,可排隊的還有一大堆。
這個時候,隻需要縣令出來說一句,田沒了,散了吧。
大家當然會散去。
可大家心裡是什麼滋味呢?
辦了好事,卻讓大部分人都不爽。
所以,免費送肯定是不能免費送的。
其實五百萬畝地要處理也不難,這一次整頓了宣府這幾個大頭,銀行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在宣府紮根。
在宣府開設一個官方銀行,其他郡嚴格選幾個,按照朝廷的流程標準,做私人銀行即可。
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繁瑣的賬目,減少官員對銀行的染指,進一步減少貪汙。
這部分錢,李彥可以不賺。
不是什麼錢都必須全部賺到自己手裡來的。
任何組織,都會隨著人數增加,變得效率低下,人浮於事,行動緩慢。
最後不但達不到自己要的目的,中間還養了一大批蛀蟲,甩都甩不掉。
更坑爹的是,最後賬目一查,不僅不賺錢,還虧錢。
把業務扔出去,讓對方自負盈虧,製定好規則,形成利益共同體,才是長久之道。
接下來一段時間,禮部一邊在籌備納妃的事,督察院一邊在籌備徹查洪州和荊州的事。
籌備納妃倒也沒那麼快,流程極其複雜。
首先就是選黃道吉日。
在走這些流程的時候,李彥召沈月靈入宮,算是親自向沈月靈確認了身份。
最重要的是,當天晚上沈月靈沒有出宮。
在秋月鋪滿地的晚上,紫宸殿裡的兩個人擁抱在一起,交換了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