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一瘸一拐地在前麵領路。
“高慶!”陳淩皺起眉頭嗬斥道,“至尊在此,你何故如此作態,成何體統!”
高慶哭喪著臉,他也想好好走路,但身體不聽使喚啊!
“無妨,隻要不影響正事。”李彥淡淡說道。
臣子的私生活,他不會管。
隻要不觸犯律法和朝綱,在他看來,都沒問題。
什麼都要管,所有人都覺得窒息,最後可能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人這種動物,你想要它高效地去處理事情,就必須給他好處的同時,還給他足夠的個人空間,讓他保持鬆弛狀態。
至於壓力出動力,那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方式,這種方式必須有,但不能經常有。
高慶心中一陣感動,頓時覺得皇帝陛下可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明主。
之前在姑蘇遇到皇帝陛下的時候,還出言不遜,後來陛下不但沒有追究,還破格錄取,授予官職。
想到這裡,高慶更加感動。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後麵的校場。
下麵的人搬了一排椅子過來,眾人坐了一排,皇帝坐在中間。
科學院的人開始在前麵的校場忙碌起來。
高慶介紹道:“陛下,這是最新的配方。”
李彥接過來看,看完後,將配方交給陳淩。
配方沒有在這裡公布出來,彆說曹謙德,連宋濂也沒有看。
知道配方的就隻有李彥、陳淩、高慶,還有那些工人。
那些工人也分了流水線。
例如提純硝石的工人是一片作坊,提純硫的是一片作坊,提純炭的是一片作坊,這些都是獨立開的。
他們分彆將這些提純後的原材料運輸到指定的地點。
最後再有專業人士來做配比,並且嚴格保密。
那些專業人士的前三代都調查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們與魏人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的。
與此同時,他們的妻兒、父母都得到了優待,在京師有豪華的莊園,他們的孩子都進入了貴族學校。
這一次的火藥的配比做了調整,其中硝占比80、硫占比大約在10、炭10。
李彥隻是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這個比例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黑火藥的最佳配比是硝78、硫8、炭14,這是歐洲人在近代做了多次調整之後的科學配比。
高慶所製定的火藥配比已經比較接近了。
這得益於李彥之前給科學院寫的《百分數和數學小數點》這些內容。
小數點和百分比,對於科學院在各方麵的測算,都有如神助。
也就是說,哪怕魏國投入再多的精力,如果他們不能掌握百分數的概念,是很難配比出來的。
至於為什麼曆史上明朝時期的黑火藥已經接近科學比例?
那是因為明朝這個配比,是在前人多年的經驗累積下,做出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百分數這種數學概念,想要配比出合理的黑火藥,需要漫長時間。
這就是科技與科學的關係。
理論科學是在一套思維體係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出來的,它不僅僅需要時間,更需要邏輯思維方式。
人類在最開始麵對世界的時候,並不能窺探到這個世界一些普世性通用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