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的時候,《江寧日報》發布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布匹價格下探到100文一匹,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有人分析,布價從過去的近乎一兩一匹,下探到100文一匹,這意味著一個普通家庭也實現了輕鬆換衣了。
有人計算過,一個六口之家,一年種30畝地,產糧食50石。
交稅5石,自己家裡一年吃30石,剩下的15石按照現在的糧價,可以兌換15兩錢。
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計算。
就算隻兌換8兩錢,也足以讓這家人買80匹布了。
這樣的布價,是曆史最低。
這意味著,一個正常的家庭,隻要勤勤懇懇做事情,絕對有體麵的衣服穿。
還有人做過專門的觀察,江寧城街頭穿補丁衣服的人明顯少了許多。
布行的數量是過去的30倍。
這是從太康六年年初到太康八年下半年,這兩年多最驚人的變化。
人們不禁感歎,生產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於是,在這個八月秋風初起的季節,江寧大學趁著布匹的經濟現象,發表了一篇讓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主筆人叫李三,他寫道:產業群的搭建,使得產能大大提升後,河運的興起,進一步降低成本,自由化的市場競爭,使得商家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不斷降價,最後布匹的價格達到了一個市場的平衡點。
這個觀點,充分地證明了皇帝在《國家市場經濟》裡的產業群效應。
如果說以前《國家市場經濟》這本書還停留在議論層麵,甚至不少人看完還在背後搖頭:太天真啦!太爛漫啦!太理想化了!太他媽的扯淡了!
那麼現在,這些人則每天蹲在家裡研究這本書。
睡覺之前看。
吃飯的時候看。
拉屎的時候也看。
每一個字都看。
每一個句讀也都仔細看清楚。
就想從裡麵找出實現財富自由、迎娶白富美,當上商社社長的方法。
為此,最近江寧城有一種商社突然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出現:社長培訓班!
例如劉文靜有一天走到街頭,被一個發傳單的妹子拉過來:靚仔啊!想要迎娶白富美嗎!想要走上人生巔峰嗎!想要成為下一個江寧首富馬爹爹嗎!這裡,首富培訓班了解下,深度解析皇帝陛下《國家市場經濟》,由專業人士輔導,全程講解大夏國家戰略,抓住時機,順勢而為,你就是下一個馬爹爹!
據說那個妹子聊著聊著,就跟著劉文靜一起走了,在傍晚的時候,大汗淋漓地走出來,臉上還含羞待放。
據說江寧城最近有許多人都報這個班。
在江寧城一間不起眼的房子裡。
“孫老大,那精鹽的配方不好拿,好幾次都失敗了,上次那件事,我們的人損失慘重。”
一個瘦子站在桌案前,語氣卑微地說著。
“這話你要不要跟信陵君說去?”
“這實在沒辦法啊!”
“一群廢物啊!平時要錢的時候,怎麼沒聽你們沒辦法!”孫惠冷著臉說道,“給了你們那麼長時間,什麼收獲都沒有?”
“有!”
“哦,什麼?”
“孫老大,屬下最近在一家叫劉成功的商社上課,那個人好厲害,三言兩語就說出了夏主真實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