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駐守在朔方馬邑的魏國守將陳清收到晉軍出關北上的消息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沒錯,他不相信。
因為當年雲中之戰,是聞淵指揮的,聞淵在雲中幾乎把晉國的精銳打得差一點全軍覆沒。
為此,晉國許多年不敢窺探雲中。
更何況去年魏晉已經簽訂了停戰協議。
這個時候晉軍打來?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但姬清顏很快就給陳清上了一課,姬清顏是二月二十日發兵,發兵的消息是二月二十一日到的陳清耳朵裡。
陳清表示不可能的同時,也派了斥候反複確認。
可姬清顏的前軍二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已經兵臨馬邑城下。
這一切來的都非常突然,突然到馬邑所有的魏軍和民眾都完全沒有料到。
晉軍上午就對馬邑城外展開了軍事隔離,鎖城封鎖三麵城牆。
也是在當天中午,陳清力排眾議,調遣了魏軍的精銳出城列陣作戰,打算以強勢的態度擊敗這支晉軍。
但半個時辰,魏軍就被擊潰。
陳清立刻當天立刻向雲中發緊急軍報。
從馬邑到雲中城有好幾個驛站,快馬一日能到。
可晉軍主力二月二十三日,就到了馬邑城下,將馬邑城圍得水泄不通。
到了二月二十三日下午,雲中城接到了馬邑的請援。
當得知晉軍出關圍困馬邑,雲中震動。
此時的雲中主帥是兵部侍郎劉宜,他看到的陳清的彙報是:一萬晉軍突襲馬邑,請求增援。
因為事出突然,陳清根本不知道晉軍的真實兵力,更不知道姬清顏到底有沒有在軍中親自指揮。
劉宜收的是這場戰爭最初的一份並不完整,甚至可以說冰山一角的情報。
劉宜自己也對著急的諸將說道:“目前情報不完整,無法做出進一步的決策和行動,需要上報梁京。”
與此同時,劉宜給陳清回了信:務必堅持住,必要的時候一定增援。
他這個決定,是一個合格主帥的正常操作。
國家大事,尤其是龐大的組織,是非常難以臨時調動起來的。
所謂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也是這個原理。
龐大的組織需要緩慢地推動起來,讓整體正常地運轉,才能確保內部不亂的時候,凝聚力量對付外部。
若是猛火烹炒,在信息麵不完善的情況下,下達重要決策,必然麵臨著朝令夕改。
敵人還沒有見到,自己先比自己累死了。
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己巳之變中的崇禎皇帝,堪稱微操大師,大明猛火烹飪特級廚師。
把前去勤王的各路人馬耍得團團轉,甚至敵人都沒有看到,就被活活累死,直接嘩變。
二月二十四日,陳清接到了劉宜的信,然後看著城外黑壓壓的海洋,一顆心沉到了穀底。
因為他剛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姬清顏來了!
他不得不再一次給劉宜寫信。
二月二十五日,陳清的第二封信剛到雲中,劉宜的回報信卻已經傳到了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