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朕為何突然召見你過來嗎?”
“小民不知,還請陛下明示。”
“聽說你是宣府首富,在這兩年的新政中,為朝廷做了不少事。”
高成誌心中微微一緩,說道:“陛下聖明仁德,小民有幾分薄財,也是承蒙陛下的勵精圖治。”
“哦,朕有勵精圖治嗎?”
“陛下改土地,興商貿,定貨幣,減賦稅,開水渠,富國富民,乃千古仁君,小民的財富,都是仰仗陛下的聖明。”
李彥笑了笑道:“饒縣發生叛亂,朕擔心那裡缺糧食,聽說你是宣府最大的糧商,所以朕叫你來了,希望你能在這件事上幫朕一次。”
“那是小民的榮幸。”
一路上,眾人無語。
第二天早上,抵達饒縣地界。
此時饒縣的田野間,水稻早已被收割,稻草七零八亂地散落在田野間。
李彥四處看了看,都看不到人影。
那一塊塊稻田,像是荒野中的傷疤。
陣陣秋風中,荒涼的氣息撲麵而來。
再走一段距離,可以看到一些炊煙了。
“陛下,前麵有一些人家。”
斥候回來之後彙報道。
看來饒縣的秩序還是正常的。
李彥看了一眼韓尹,韓尹眼神閃躲,他說道:“賊寇隻封鎖了饒縣的縣城。”
李彥問道:“宣城的兵馬呢?”
“派過來偵查過,賊寇守城嚴實,為了不逼賊寇鋌而走險傷害百姓,臣等不敢輕舉妄動。”
“如此說來,你還是愛民的?”
“臣隻是謹遵陛下教誨。”
李彥也不與他多說,下午的時候,到了饒縣城外。
此時,饒縣裡麵的人都發現了過來的大隊伍,紛紛關上城門,警惕起來。
“陛下,您看,這些刁民!”韓尹立刻開始發揮,“他們把城門關了,連您都不見,依臣看,這件事必須雷霆手段處理,攻城,多殺一些人都可以,儘快把事情平息!”
李彥卻不理會韓尹,對劉文靜說道:“把萬朝荊的人頭帶過來,派人進城,告訴他們,私下增加耗羨的下場!”
“是!”劉文建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但隨即說道,“不過他們未必認識萬朝荊。”
“沒關係,他們不開門可以,先對話,朕來的目的不是讓他們開城,是找到真相。”
“是!”
劉文靜立刻挑選了幾個禁衛軍,帶著萬朝荊的人頭,抵達門口,在進行一番交涉後,又等待了一會兒,城門被打開了一條小口子。
幾個人進了城。
李彥則坐在一棵大樹下的躺椅上,此時秋陽正好,他悠哉地喝著茶。
不遠處的高成誌父子時不時往這邊瞟幾眼。
“父親,兒如果沒聽錯,之前說的應該是萬朝荊的人頭。”高興德低聲道。
“你沒聽錯。”
“父親,萬朝荊怎麼死了?”
“耗羨啊,耗羨這件事被發現了。”
“那我們……”
“我們又沒有參與耗羨。”高成誌淡淡道,“不要緊張,皇帝來這裡是解決饒縣的問題,饒縣現在看似暴民作亂,其實民生更需要糧食,皇帝需要我們。”
高成誌這麼一說,高興德才舒緩了一口氣。
那幾個禁衛軍進去後,果然有人登上城頭,做了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