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太康九年年底,臥病在床的魏崇延單獨召見了魏無忌,兄弟二人談了很久。
至於談什麼,沒有人知道。
魏國政局暗流湧動,誰都知道,外戰多次戰敗的大魏,內政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至於怎麼變,沒人知道。
在年底的最後幾天,賈政道被召回梁京,但魏崇延沒有見他。
太康九年在一場小雪中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李彥時時刻刻都盯著梁京的動靜,與此同時,江寧的報紙就沒有閒下來過。
到了太康十年的正月,一直局勢不明的梁京,終於亮出了最新的決策。
首先,魏國右相賈政道被罷免相位。
其次,魏無忌被任命為尚書令、中書令,賜太尉,開秦王府。
這無疑在魏國朝堂上引起了極大轟動。
魏無忌原本就位高權重,是魏國的左相,領了門下省,又時常參與戶部的事務。
現在好了,門下侍郎的職位辭掉,直接上了中書令、尚書令。
三省領了兩省。
中書令就是賈政道的職務,屬於正兒八經的宰相,尚書令是領六部尚書的副宰相。
中書省屬於政策製定部門,六部屬於執行部門。
這下全給了魏無忌。
不僅如此,太尉雖然是虛職,也給了,這是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雖然是虛職,但也相當於提高了魏無忌在軍隊中的聲望。
最最關鍵的是,居然讓魏無忌開府治事。
中書省、尚書省,再開個府。
魏崇延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你以後不必來上朝了,就把中書省和六部都搬到秦王府去,讓大臣們去那裡商議國策,你自己在那裡拍板好了。
這個權力,瞬間超過了太子魏程。
這是魏國開國以來,親王最高權力。
這一任命,自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對,但也僅僅隻是一部分人的反對。
隨著魏國在海東的失利,以及雲中局勢步步緊逼,魏國內部大部分人開始反思這些年的形態。
魏國是當世第一強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這些年卻屢屢戰敗,這是為什麼?
也許魏崇延的安排給出了答案?
魏國內部權力過於分散,各自為政。
有人甚至提出夏國之所以短時間內爆發出驚人的戰力,就是因為夏主這幾年雷霆手段處理掉所有不配合江寧的勢力。
一句話:夏國內部是空前團結的!
那麼魏國,到了這一步,也該好好反思自己了。
再加上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江寧的報紙就開始刊登中州和胡人的互市,直指晉國在雲中馬邑一帶廣開與胡人的商貿。
明目張膽告訴魏國當局,姬清顏現在大肆招募胡人,壯大雲中勢力,來年必然會有大動作。
這種對魏國當局施壓的輿論,也快速使得魏國內部各方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對魏無忌的反對聲反而減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