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魏無忌說派人去江寧談判,不是說趙州躺平不管。
外部的戰爭與內部的政治永遠都密不可分。
魏無忌還真不敢放著不管。
尤其是趙州那個地方。
當初賈政道丟了秦州三郡,致使趙州變成前線,已經在趙州引起極大的震動和不滿,梁京與趙州的關係非常微妙。
去年開始對趙州的世家動手,已經引起了巨大的震動,魏無忌是做了很多妥協的。
今年簽署的“汴州之約”,才將梁京與地方的矛盾穩定了許多。
這個時候,夏軍進入趙州,趙州什麼反應?
你讓我把田拿出來,我拿了,你讓我配合把世兵交出來,家裡的兵戶都注銷,放還民間,給朝廷重新登記戶籍了。
現在,那群夏狗跑到我家門口來叫囂,你讓我先忍著?
你讓我以我們的大局為重?
這個我們裡,有我嗎?
信不信我瞬間給你表演個花樣式掀桌子看看?
收到魏無忌的方案後,魏崇延當場又追加了一封信:還有彆的嗎?
魏無忌再發一條:趙州保持防禦穩定,明遠可擔此大任。
這下魏無忌才滿意地點頭,認可魏無忌的方案。
明遠是統領,不是總督,讓他做防禦的穩定,意思是讓他帶著人跟夏軍纏鬥。
這是克製。
五月二十二日,魏使抵達江寧,據說魏使從梁京一路快馬加鞭,在進入夏境之前,跑死了三匹馬。
進入夏國境內後,坐船沿著汴京一路進入漢江,再進入京河,在江寧城內的渡口下船後,就急急忙忙進宮。
“皇帝陛下,您覺得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呢?”韓青第一句話卻不提發兵之事,而是問了一句與發兵似乎完全無關的問題。
“使者前來,就是問這個問題?”
“您尚未回答外臣。”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朕不能告訴你。”李彥厚著臉皮說道。
他知道韓青的套路。
隻要他回答了,韓青立刻就會把話題引到發兵一事。
皇帝治國,靠的的確是威信。
為什麼那麼多皇帝在乎聖名?
聖名本質上就是威信。
男人的世界裡,領導者不是天天掀桌子、天天大吼大叫就叫牛逼。
男性世界裡的領導,需要德高望重,需要以德服人。
你要聚集一幫真正牛逼的手下,這些人僅僅靠殺是唬不住的,還得靠不偏不倚、秉公處理。
而且不僅僅是手下人,老百姓也都睜著眼睛看著皇帝的行為。
那威信自然就非常重要了。
韓青就是擺明了要從威信下手搞事情。
“外臣記得,江寧大學的校訓是正直、誠信、勇敢,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