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沅,以及林氏的命脈,已經被夏鹽撬動,如果魏國再斷掉青白鹽的商貿,林氏的財源就隻剩下國內一小部分了,那遠遠不能滿足林氏維持自己的地位。林良沅彆無選擇。”
“我們可以選擇集結兵力回雁門關內,長驅直入曲京,逼迫林良沅交出所有權力。”
“所有權力不在林良沅手裡!”姬清顏快速反駁了一句。
歐陽燁愣了一下,剛燃燒的熱血,就熄滅下來。
大家都不是山野村夫,政治不是鬥毆,不是誰的拳頭大,誰就能贏。
如果你非要將政治比喻為鬥毆也可以,但一定是群毆。
群毆的關鍵不是誰的拳頭大,而是誰的拳頭多,且源源不斷地多。
拳頭大而不多,能打贏對方一百次,但隻要輸一次,就可能徹底輸了。
李自成在入主北京後,加大對士紳的拷打,作為帝製時代造反的頭目,不拉攏世家、鄉紳,想要穩住統製是幾乎不可能的。
所以李自成敗了一次,就退出順天府了,他沒機會再重新集結兵力、物資,連防禦的資格都沒有。
這就是拳頭大而不多的典型表現。
所以才說政治是多人的群毆。
晉國朝堂之所以林良沅說的算,隻有一個原因,在世家豪強眼中,他林良沅德高望重。
也就是說,大家服他。
至少大部分世家豪強服他。
當姬清顏一路抵達曲京,把林良沅綁了,甚至在街頭斬首,再直接燒死,世家豪強的實力並不會遭受瓦解。
他們隻不過少了一個能快速凝聚大家的人,但隻需要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在危難關頭就可以快速推一個領頭羊出來重振旗鼓。
姬清顏的基本盤在軍隊,但其實軍隊的基本盤在後勤,後勤掌握在誰手裡?
有人說姬清顏可以攻城拔寨,以戰養戰,一個個打,現在不打,說到底還是不夠強。
這是一種加減乘除似的軍事幼稚化思維。
以戰養戰的核心在於養戰,養戰的核心也在於後勤,後勤的核心在於行政和財務。
行政和財務如果想要施展並落地有效果,不僅僅需要頂級的後勤人才,還需要時間。
林良沅隻需要集結各州郡世家,采取拖延的戰術,就可以逐漸消耗掉姬清顏。
哪怕林良沅被砍了,世家推出新的頭目,隻需要拖延時間,姬清顏失敗隻是時間問題。
那這樣說,世家是無敵的?
世家不是無敵的。
在生產力的某個階段,世家與皇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皇權有天然的優勢,可以保證自己坐穩江山。
至於像楊廣那樣想要做千古一帝?
楊廣很聰明,能力很強。
聰明、能力強就能做千古一帝?
說到底,皇權依靠世家豪強治理地方,世家豪強依附皇權擴展自己。
姬清顏的敵人根本不是林良沅,而是以林良沅為代表的世家豪強。
這些人如果能撼動,林良沅年輕的時候,就去一個個做掉了。
正如姬清顏所言,後來林良沅發現,他無法改變晉國,隻能為晉國續命。
但話說回來了,姬清顏難道不是也在為晉國續命嗎?
她是女兒身,甘願進入行伍,一直在前線吃苦,不也是有自己的理想嗎?
她現在有諸多不甘,她也想熱血一把,舉兵入關,一路殺回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