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贏無疑說的是對的,魏國朝堂從立國開始,就對邊陲武將有一種毫不掩飾的猜忌。
這大概與過去韓、魏、趙三家瓜分晉國太行山以東的領土有關。
韓、魏、趙三家,本是大周帝國世家,大周帝國覆滅後,各路諸侯主持晉國姬家一統北方。
在支持的這個過程中,三家由世家逐漸發展出強大的軍隊,演變成世家豪強。
自晉國衰微之後,三家先後輪流在太行山以東稱王稱霸,韓最先被趙、魏聯合滅掉。
隨後趙魏爭霸,趙國一度強勢崛起,力壓魏國,差一點滅掉魏國。
後來魏國打出逆風局,一統太行山以東、漢江以北的廣袤領地,崛起成當時第一強國。
在這種開國背景下,魏國皇室對於地方掌握兵權的世家豪強,防備心理是非常強的。
前線戰事演變成政治鬥爭,在魏國時常發生。
就說太康五年全麵伐夏,東中線兩個皇子拉胯,直接導致最重要的西線格局崩盤,毀掉聞淵一世英名倒是小,逼迫魏無忌主力撤出徐州,穩定形勢才是大。
皇子之所以敢如此,本質上都是魏崇延縱容,目的是為了讓宗室威懾武將。
現在呢?
現在魏程多次保證,絕不乾涉前線,但你真當真了,那就等著瞧吧!
“平城不重要,宥城也不重要,他們打下來就是了!”慕容雲堅定道,“我最怕的是他們不打,他們現在要繼續攻城,反而更好。”
“副元帥……”
“不必再說,準備新的兵力,明日繼續進攻,三日之內,鏟除前麵這支夏軍!”
“是!”
十一月初七,梁京。
出列說話的是禮部侍郎陳源,他用悲憤的語氣說道:“陛下,現在慕容雲一直停留在涇城一帶,毫無進展,而夏軍已經連克兩座城池,夏主的禁軍更是逼近平城,那裡是洹渠的主要節點,若是平城淪陷,他慕容雲就算打到了秦州,後勤如何保障?”
“卿是禮部侍郎,如此過問前線,不太合適吧?”
“陛下,陳侍郎也是擔心趙州出事。”劉言站出來,“現在趙州的局勢的確進展緩慢,臣等擔心,重現五年前的格局。”
“你是說,韓世忠擊敗我們,我們不得不又從徐州調度兵力?”
“是的,臣是有這個擔憂!”
其他大臣也紛紛出列:“陛下,慕容雲毫無作為!不僅僅進展緩慢,夏軍騎兵還打到了邯鄲,臣等真不知還有多少夏軍騎兵會打過來!”
魏程臉上出現了一絲猶豫。
他其實知道慕容雲的計劃,慕容雲是一路主力橫推過去,與此同時利用高效的騎兵襲擾對方後勤。
至於夏軍攻打魏國城寨,慕容雲當時也解釋了,讓夏軍好好打,打的越多,消耗得越多。
而他南下進入秦州之後,才會絕對分兵,以絕對的人數去長平郡造勢,自己帶著最精銳的兵馬直接殺到秦川,將夏國秦州腹地斬首!
這個戰術,本質上是屬於閃電戰。
隻不過要先打穿一路夏軍。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